第003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3年5月12日 星期

乡里中心凝聚民心
——洛宁县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创新实践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自2022年以来,洛阳市委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便民服务融合化原则,分类分批推动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7+N”方案:“7”是指党群服务中心要具有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技能培训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托幼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和电商快递网点等7个基本服务设施,“N”是指功能不断拓展提升。

洛宁县委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设计、先行先试,创新打造融“党务、村务、便民、产业、乡风”等功能和场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乡里中心,乡里中心成为农村人气聚集地,凝聚了民心,留住了乡愁,和谐了乡村。

何为乡里中心?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宁县委书记王淑霞总结:“一体多能,群众满意;凝聚民心,激活乡村。”

最美5月。熊耳山脚下是三面环山、一面靠水的洛宁县下峪镇对九峪村乡里中心:水车、古树、牌坊,翠竹、鲜花、小溪,“诗情画意遗风在,流水传音谷壑幽”。

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光才介绍,2022年,结合党群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该村围绕洛宁“熊耳活泉”公司的厂区布局,结合区域山水特色、文化底蕴,融入文旅元素,集中布局了具备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村卫生室、百姓大食堂、乡村会客厅、特色民宿等服务功能的乡里中心。

如今,洛宁县390个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没有围墙,不设柜台,变办事柜台为一对一服务桌,明确代办事项36个、网上办理事项10个、其他便民服务事项5个,建立了“村民点单、乡村发单、部门接单”机制,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洛宁县有219个村实现了“7+”。

突出“一老一少”需求,统筹各类资源、整合相关政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结合乡村特色,盘活闲置资源,建设集“便民服务、乡贤会客、乡邻休闲、研学体验、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电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核多元、一体多能乡里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

洛宁乡里中心建设要求是: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

为了建好、用好乡里中心,洛宁县委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联村机制,纵向到底;建立了县直单位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双联双建”机制,110个县直单位和383个村结对联建,组织联建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到村开展共驻共建,横向到边;依托1560余个党员志愿组织,组建了2459个村民自治、自乐、自愿“三自”组织;做好“一月一主题,月月有重点”活动安排,实现活动联办服务联抓,有力保障乡里中心长效运行,切实运作到位。

“乡里中心聚合党建优势、聚力资源整合、聚焦功能提升,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圈,推动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为民、便民、惠民,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乡里乡亲的能力。”河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刘振江说,洛宁乡里中心建设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里中心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载体,群众的需求、理解、期望应作为主要依据。”王淑霞说,建设乡里中心的初衷就是为了顺民意、聚民力、利民生、暖民心,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让农村更有奔头。

乡里中心建设,洛宁因地制宜,有侧重、有重点,有序推进。此为“7+N”的“N”。

如何倡树文明乡风,打造充满人情味、烟火气、乡情味但无负担的乡里中心呢?洛宁有试点,有模板。

罗岭乡讲理村因“讲理”而得名。

讲理村的乡里中心也叫讲理堂,是全村143户546名群众的中心,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讲理堂按豫西传统民居建设,外观淡雅、古朴。

讲理堂不仅是村“两委”办公的场所,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便民超市、电商物流网点、村托幼服务机构、党群之家、百善书屋、培训教室、理发屋、照相馆、议事长廊、文化活动长廊、议事厅等,也一应俱全。

依托乡里中心,讲理村建成了洛宁县第一个乡村大食堂,独门独院,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配备有一体化餐饮设备。

为了“人情减负”,村里的红白事“一场事、一碗端”,所有村民的红白事由村红白理事会在村大食堂统一操办,吃大锅菜,用平价烟酒,村民办一场事,只需要支付200元。

大食堂里每一次聚餐就是一次亲情乡风的相聚和教育。

这些年来,讲理村亲如一家,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及上访事件发生,先后培养出30余名大学生;结合农文旅,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全村143户群众,虽然有人在县城和镇区购买了新房,但老家没有一家破败不堪,村里有生机,庭院有人气。

如今的讲理村,是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众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村”。

“乡里中心建设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大食堂。以大食堂为小切口正村风、带家风、美乡风。”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说。

洛宁的乡里中心,通过光荣榜、村史村志、乡贤名人事迹录、家谱、家训、家风、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老手艺等载体,挖掘宣传本土特色乡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通过村史馆、乡贤馆、文化长廊、非遗传承区、红色文化遗产,筑起新时代留得住乡愁、勾得起回忆的精神家园。

“乡村留住了乡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提升乡村产业、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委“三农”政策咨询专家组成员、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民选说,洛宁的乡里中心有颜值、有内涵。

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全村315户,220户种植苹果。

围绕苹果产业建设乡里中心是该村的“N”。

老村部摇身一变成为上戈苹果营销中心“带货直播间”,廉洛君、张卢宁等返乡创业青年,在苹果成熟的时候,邀请省市网络带货主播到田间地头销售苹果,2022年11月,网络销售达到11万斤。这种新的营销模式让上戈苹果火速“出圈”,也让村民复活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经济古语。

短短一年,该村苹果种植面积增加400亩,达到了2200亩,“苹果第一村”名副其实。

洛宁的乡里中心也是产业的聚集中心。

洛宁县东宋镇的官东村是全国最大的文玩核桃原产地,当下,洛宁种植面积3.5万亩,文玩核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

官东村乡里中心有产业党支部和联合党委,党支部是文玩核桃产业党支部,党委是相近5个村的党支部组成的联合党委。

洛宁通过强弱村结对、大小村挂靠、好差村互补等联合方式,实现联村共建,并在乡里中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完善乡贤会客厅、游客服务中心、乡村运营中心等特色产业配套服务,为乡贤返乡、青年归巢搭建一站式创业平台,通过乡村运营,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

“乡村是否振兴,不仅要看产业发没发展,生活富不富裕,还要看农民的精气神旺不旺,看村里的人心齐不齐,看乡村的风气好不好。”王淑霞说,和美乡村,宜居宜业,乡里中心“塑形”当先,“铸魂”为要。

行走在洛宁乡村原野上,已然是“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满目葱绿的山野,依山而立的村庄,荷锄而归的农夫,村落袅袅的炊烟,洛宁处处是让人向往的中国和美乡村风景。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贺书云

(原载于《河南日报农村版》5月8日、9日01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