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关键在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着眼更好推动洛阳产业发展,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必须把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调整充实到产业发展关键岗位,持续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加快打造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过硬干部队伍,昭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醒与自觉。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干部携手“八方英才”一同将洛阳迅速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还是近两年,靠着大员主动对接、专班全力攻坚、部门协同配合,让中州时代、百万吨乙烯等一批重大项目高效落地,事实一再证明,一切美好蓝图都要靠人的努力来实现,靠广大干部去落地。今天,外需承压、内需不足的严峻复杂形势,重塑洛阳产业格局的艰巨使命任务,无不对我们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不需要我们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近两年来,在广大干部的苦干实干下,洛阳大抓产业的氛围愈加浓厚、成效有目共睹。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市干部队伍抓产业发展的思维理念不新、专业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硬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比如在思维理念上,一些干部仍习惯用旧思维老套路,抓招商引资还是以让利为主的传统模式,不善于通过市场机制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抓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亦是如此;在专业能力上,有的对产业风口还把握不准,有的对当前形势下的企业需求研究不深,有的对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认识不清;在工作作风上,不主动深入一线、缺乏攻坚克难精神、放不下架子、不去抓闭环落实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没有金刚钻也揽不了瓷器活!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对抓好产业的殷切期盼,这次全会再次就此作出系统部署——
前提还是要转变思维理念。思维一变天地宽。深圳以“集体产权+民企运营”模式运营产业园区,不仅让当地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也让园区得以在专业团队运营下壮大,成为众多中小型企业的成长沃土,引发我市赴深圳跟班学习国企干部广泛思考。跳出老路子,才能看到新风景;有理念之变,才会有产业之变。
基础还是要提升专业能力。“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短短14年,合肥完成从“铜墙铁壁”到“芯屏器合”的产业结构重塑,经济总量从“千亿”跨越至“万亿”,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当地产业干部善于识“风”追“风”,领先抢占了一条条风口产业新赛道。能力高低决定事业成败,发展产业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诚需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
关键还是要锤炼过硬作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为了发展民营经济,浙江台州广大干部以“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五皮精神,千方百计招引龙头企业,最终立起了“民营经济看台州”的金字招牌。“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有过硬的作风,才会有过硬的业绩。
不越高山,不得通衢。说到底,合格的打铁人必须是铁打的人,要发展产业就必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产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加快形成抓产业的新理念;坚持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着力提升把握产业风口、服务企业发展、运用资本市场、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专业能力;大力弘扬深度研究工作、一线解决问题、勇于攻坚克难、主动靠前服务、狠抓闭环落实等优良作风,抓实抓好产业发展各项工作。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争做思维超前的先行者、起而行之的行动派、善作善成的实干家,我们定能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在洛阳产业发展史上留下光辉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