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步行3分钟到体育公园健身,下楼就可以到便民菜市场买菜……”家住洛龙区翠云路街道正大社区的居民周婷深切感受到生活的惬意,“现在太方便了,出门吃饭、健身、购物、看病,步行15分钟就能搞定。”和周婷一样,洛阳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着触手可及的便利、近在咫尺的服务,这得益于我市倾力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近日,商务部公布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全国70个地区入选,我市成为全省唯一试点城市。与此同时,《洛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何进一步提高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服务水平?未来如何更好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1 居民生活基本需求“圈”里满足
谈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住在西工区唐宫路街道洛玻社区唐四街坊的居民王为民感到很满意:“小区内有体育公园,闲了跟老朋友切磋一下球技;玩累了中午还能在社区食堂吃个午饭,便民生活圈实现了家门口的幸福!”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和高品质消费等为目标,通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今年7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去年以来,我市在前期邻里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已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近日,我市结合邻里中心建设、城市提质工作和全市社区商业发展实际,制订了《方案》,“圈”起了居民购物、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需求。
《方案》指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缺什么,补什么”“一圈一策”的原则,聚焦补齐基本保障类业态、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2 出家门步行15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在涧西区重庆路二社区,居民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药店、洗衣店;8分钟范围内有农贸市场、银行网点、书店,满足便利性购物、早餐等服务需求;15分钟之内可步行到达大中型超市、咖啡店、健身房等,满足副食品、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物需求及休闲、健身等综合服务需求。
这样的例子在洛阳还有很多。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和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转变,社区居民对于生活便利化、服务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方案》指出,搭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商业服务等资源,接入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功能;提供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服务,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
打造便民农产品新消费场景。实施“商贸+多业态”“商贸+新零售”,发展店网融合、自助商店、互动娱乐、个人定制等体验式消费;设立助农产品直销区,推动“网上菜场”“O2O+社区”“互联网+社区”新业态发展,推进商业新模式改革创新。
另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便民生活圈建设。联合生活服务平台、连锁品牌企业,深入推动餐饮、便利店、家政、蔬菜零售、美容等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培育数字化商圈、商场和便利店;鼓励采取“企业运营+社区管理”建设模式,共建便民生活圈。
3 小修小补增添城市人情味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不仅需要高品质服务,还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应让小修小补摊点逐渐回归,不仅增加手艺人的收入,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还增添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方案》提出,衣食住行里,孕育着大需求;针头线脑中,也有居民小期盼。日常的修鞋、配钥匙等看似不起眼的小手艺,在生活中其实不可或缺。此前,市商务局在部署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时提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种类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涟漪般扩散,串联起居民的幸福生活。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结合全市邻里中心建设及城市提质、体育公园、河洛书苑等工程,以社区为试点单元,构建便民生活圈、打造便民服务链、提高民生满意度。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正大社区、市府社区、世纪华阳社区、北大街社区、南关浦东社区等10个社区试点建设任务;2024年年底前,完成4个社区的试点建设任务;到2025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城市区社区实现全面推广。
洛报融媒记者 贾臻 通讯员 楚瑾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