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王勇)洛阳农村产权交易将为全国“探路”!日前,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洛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洛阳将先行先试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规范化流转交易机制,为全国农村产权交易提供“洛阳方案”。
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是国家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部署,旨在通过试点示范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发展质量,推动农民群众更好地实现财产权益。此次批复的全国试点中,河南3市4县(市)入选,分别为洛阳市、信阳市、许昌市和长葛市、南乐县、兰考县、中牟县。
初冬季节,孟津区双槐村黄河滩区,种粮大户庆瑞锋的基地里麦苗青青、苗情喜人。“这个田块在洛阳产权交易平台经过多轮竞拍,才被我‘收入囊中’。900元的流转竞拍底价,最终以1290元成交。”庆瑞锋坦言。
双槐村坐落在黄河边,3000多亩滩地历来是村集体经济的“聚宝盆”。过去,农村土地发包大多由村集体和经营主体一对一谈判协商定价。从去年开始,随着洛阳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所有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纳入平台管理,通过资产挂网、“云端”竞价的拍卖形式流转交易。
今年秋后,收罢水稻、玉米,双槐村上一轮流转的部分田块到期。村里首次尝试在交易平台上进行新一轮发包,就吸引7个经营主体报名竞拍。最终,经过19次激烈竞价,庆瑞锋以最高价成功流转。“平台交易不仅程序公平透明,而且收益实现最大化。”双槐村党支部书记庆会勋说。
发展集体经济,盘活农村资产是关键。长期以来,不少村集体资产都是一本“糊涂账”,闲置、贱租等问题屡见不鲜。对此,洛阳着眼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系统摸清“家底”;另一方面,率先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农村土地流转、集体产权交易、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平台“一张网”,规范了交易流程,畅通了要素流动,有效激活农村发展潜能。
伊川县上天院村的蝶变,堪称“涅槃重生”。曾经,这个坐落于开发区黄金地段的村子,一边是集体经济负债累累,另一边却是集体厂房被贱租多年。去年,厂房清收后,招租信息在交易平台上一经发布,就引来大量竞拍者。经过竞价,这座原来“5万元租30年”的厂房,以每年27万元的租金成功“牵手”运营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车水马龙的物流基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据统计,洛阳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运营一年半时间,累计挂网资产20.4亿元,完成交易2849笔,交易额12.8亿元,平均溢价率5%。
此次获批国家级整市试点,得益于洛阳先行一步探索实践了农村产权交易新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红艺说。根据试点要求,我市将围绕交易体系、交易规则、风险防控、监督管理等方面持续探索,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要素自由流动为强村富民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