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河洛三农 乡村全面振兴的洛阳实践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5月23日 星期
关键词 土地增效
小土豆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采收、分拣、装箱、打包、装车……昨日上午,洛龙区佃庄镇大郎庙社区,田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伴随着马铃薯收割机来回穿梭,一颗颗个大饱满的马铃薯从泥土里翻滚出来,村民紧跟其后,手脚麻利地捡拾,随即装入打包箱,转运至地头的货车上。

“这批新鲜的马铃薯将连夜运到北京。”在田间指导采收的洛龙区农业综合发展中心农艺师李建有喜上眉梢,“品质好、价格高,供不应求,不出地里就卖完了。”

佃庄镇素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但以散户种植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李建有说,为做大做强佃庄马铃薯种植特色产业,去年,在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下,佃庄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抓手,通过“市场+农户”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连片发展马铃薯种植特色产业。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高效经济作物,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双重功能,对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振兴有重要作用。

目前,佃庄镇集中连片种植马铃薯面积近2000亩,涉及东大郊、相公庄、牛王庙和大郎庙等乡村,带动农户400余户、种植大户30多个。眼下马铃薯陆续成熟,结合今年的产量和市场行情,每亩净收益在4000元左右。“去年行情最好时,亩均净收益超过了1万元。”

“马铃薯采收结束后,村民还将种植鲜食玉米,通过轮作种植进一步增加土地产出效益,真正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李建有说,一颗小土豆正书写着佃庄乡村振兴“大文章”。

洛报融媒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张俊望 秦静怡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