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首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6月3日 星期

绽放重振洛阳辉煌的文化之光
——以文化传承发展激扬现代化洛阳建设的精神力量
洛 平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向多远的未来。”

昨日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从高度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从重申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到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在这场“既有独特性,又极为重要”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既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方向,也为我们注入了固本培元的思想力量。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犹记一年前,谈及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总书记开宗明义。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从“文化”到“文明”,望向的是历史深处、泱泱文脉,追寻的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思考的是从“宅兹中国”到“何以中国”,着眼的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正如有人所言,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不只是在讲述文明、聚焦“结合”、诠释文化,贯穿这篇重要讲话脉络精髓的,更是一条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由文明而思民族,去读懂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信念、胸怀、气节和风骨。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之为“根和魂”,喻之为“精神命脉”,视之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言语间流露的,正是以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增强精神力量。

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那么一座城市的发展也须臾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如果说“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那么我们今天矢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重振洛阳辉煌,尤须以文化传承发展激扬“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

五千年文明肇始,十三朝古都定鼎,作为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中国古都,洛阳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缩影。而从坐拥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51处全国文保单位、9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到102座博物馆、纪念馆星罗棋布,40余万件馆藏精粹炫彩夺目;从“五都荟洛”举世罕见、“七天建筑”一眼千年,到孔子入周问礼老子、杜甫李白相会洛阳成就“中国文学史上两次伟大的相遇”,司马光一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道尽历史的沧桑……文明绵延,在兹尤盛。

无比灿烂的文化,无比丰厚的底蕴!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洛阳未曾辜负先人的馈赠。回首过去几十年,一代代洛阳人前赴后继,为传承河洛文明、赓续历史文脉付诸艰辛探索与努力。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征程上的洛阳更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使文化传承发展的气象为之一新、格局为之一新。

直观转变的,是遗址保护理念与模式的升级——

“天街越来越有天街的样子!”时下,伴随着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保护展示贯通提升工程项目的快步推进,坊门、坊墙、望楼等一处处配套工程复原呈现,行走天街之上,千年前里坊区的熙熙攘攘不由浮现眼前,一种时空穿越感扑面而来。

这是今日洛阳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探索打造国家遗址公园3.0版本的标志工程和生动注脚。作为千年古都,如何处理好文化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始终是洛阳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回望来路,从20世纪50年代的“避开老城建新城”,到采用覆罩式保护展陈模式、复原看得见的地上“都城”,一项项探索成就全国推广的洛阳模式。而今,循着“大遗址保护3.0版”的理念,文物与文旅深度融合,一项项数字化技术、沉浸式演艺、年轻化业态融入大遗址,静态变活态、观赏变体验,成为业界瞩目的新“洛阳模式”,古老文明在“活起来”中焕发新活力。

肉眼可见的,是文旅融合业态与场景的焕新——

“深化街区肌理尺度、建筑整体风貌研究”“营造更丰富、更灵动、有层次、可亲近的体验场景和整体氛围”……刚刚过去的双休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其中一项议题就是研究关林文旅小镇规划设计工作。作为市委着力打造的“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的重要板块,此次会议着重“破题”关林片区建设,折射的正是当下洛阳对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的孜孜以求。

在文化旅游从“观光游”转向“体验游”的今天,城市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游客们对体验场景与消费业态的需求更加多元。准确把握这样的新趋势,市委创造性提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新文旅理念,并立足禀赋、抢抓风口,推动汉服体验、沉浸演艺、剧本娱乐等新文旅业态在洛阳蓬勃孕育。着一身汉服,秒变“公主王子”;玩一把实景剧本杀,瞬时成为“历史剧中人”;看一场《唐宫乐宴》,观演沉浸式互动中直叹梦回大唐;来一场“City Walk”,穿梭古今中更有“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的惊叹……一系列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让历史文化不仅可观可感,更走进生活、深入人心。

意义深远的,是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的升腾——

演唱会前专程打卡龙门石窟,演唱会上感叹“在龙门石窟好像被洗涤了一样”,最近,蔡依林来洛举办演唱会,其“逛吃”洛阳的体验与感受引发广泛共鸣。拉长视野,从董宇辉河南行首站定在洛阳,到佟丽娅来洛拍摄汉服写真,从薛之谦洛阳演唱会即兴改词“穿着汉服来到洛阳这条街,遇到了6个貂蝉和7个武则天”,到董明珠两次来洛逛古城、穿汉服,伴随洛阳文旅的火爆出圈,从各地游客到各界名人,纷纷与洛阳双向奔赴。

这是对洛阳厚重文化的认同,也是文化自信的昂扬升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下,河洛文明展现出愈加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感召力,吸引着世人跨越山海、慕名而来,于此感知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神韵,实现穿透心智、浸润心灵的洗礼。“感觉自己上辈子就是应天门上的一片瓦”“多想成为守望龙门石窟的伊河里的一条鱼”……网友们形象比喻的背后,既是对古都洛阳的倾慕与热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拥抱与追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一定意义上讲,洛阳在文化传承发展上的“活起来”“火起来”,照见的正是一个国家澎湃恢宏的文化气象,正是一个民族矢志复兴的精神图景,映射的正是“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激荡的正是文化自信构筑的精神支撑。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一个民族如此,一座城市亦如此。置身加快建设现代化洛阳的宏阔征程,我们也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越是走向现代化,越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就越有价值,洛阳这座城市就越有价值,必须着力打好文化这张“王牌”,这也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征程未有穷期,历史照亮未来。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以展现洛阳历史文化魅力为主线坚定走好新文旅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就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绽放重振洛阳辉煌的文化之光,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提供更为充沛的精神力量。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