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黄时节,伊洛河平原上一片金黄的麦浪。我陪外地朋友到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游览。朋友是个文史迷。路上,他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二里头遗址位于伊河和洛河中间的“夹河滩”上?古代经常洪水泛滥,建都于两河之间,冒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聪明的夏人不是“犯傻”吗?
我笑笑说,古人可不傻,等到二里头你就知道了。
到了目的地,远远望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在蓝天白云下,巨大的红铜建筑,宛如一条虬屈的紫金龙,雄踞在河洛大地上。
为了解答朋友的问题,我先带他绕过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来到位于博物馆北面的一条古河道边。河道的南面,环绕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是一片貌似芦苇的芒草。秋天芒草收割后,呈现一个个金黄色的方格,宛如秋收后的稻田。
河道里,生长着芦苇和蒲草。芦苇摇曳,蒲草青青,一片“蒹葭苍苍”的景象。几只白鹭,在芦苇丛里自由地徜徉,悠闲地啄着水中的鱼虾。我告诉朋友,这是古洛河河道,是隋唐以前的古洛河,更是夏代的古洛河河道。夏都斟鄩——二里头遗址,其实是位于古洛河的北岸,一片高高的台地上,不仅是“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早的洛阳”喽!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华山南麓的蓝田县和洛南县交界,穿越豫西的崇山峻岭,流经洛阳市的洛宁县、宜阳县、洛阳主城区,在偃师区岳滩镇东与伊河交汇后,至巩义市神堤山汇入黄河。伊洛河交汇,形成了今天的“伊汭”和广阔的夹河滩冲积平原,把二里头遗址摆在洛河与伊河中间。那么夏代的“伊汭”在哪里?伊、洛河又是在哪里相会呢?
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夏代的“伊汭”——古伊水汇入古洛河处,位于二里头遗址西边,今天的洛龙区佃庄镇王圪垱东北至偃师区翟镇镇田中村一带。隋唐以前的古洛河,从宜阳出发,大体是沿着今洛阳市区古城路方向,迤逦向东,进入今天的偃师区。洛阳市修古城路勘探路基时,曾发现了大量鹅卵石和泥沙,这是古洛河河床的最好证明。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巨大的卫星红外线遥感图片,古洛河河道在二里头遗址南部蜿蜒,宛若一条潜藏在地下的巨龙。
如今,这段古洛河,是按照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需要,恢复的一段古洛河河道,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50米到100米,属于古洛河模拟保护展示工程。工程采用防渗技术,长年不会干涸,小鱼小虾慢慢滋生了。这里水草丰茂、飞鸟翔集,宛如一幅水墨画。
二里头夏都遗址恰好位于这块高地上,当地群众说,1982年发生洪水时,夹河滩许多村子都被淹没了,而二里头夏都遗址一带,一直如一只巨大的乌龟,龟背始终在水面之上一两米。可见古人选地建都的智慧。
聪明的古人,不仅选择高地建都,而且懂得城市规划,环绕着夏都二里头宫殿区建设了两纵两横、纵横交错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网,还建设了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式功能区,这是“最早的中国”都邑里坊制的雏形!
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都?还因为这里有丰饶的良田、充盈的稻谷。农业立国的王权,建都农业发达的伊洛河平原成了不二选择。21世纪初,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浮选出的1.2万粒谷物种子中,炭化粟粒为7000多粒,而炭化稻谷数量为3000多粒。粟占58%,稻谷占32%,小麦仅占0.02%。选择此地建都,一是偃师南北两坡盛产粟米,二是伊洛河冲积平原上盛产水稻。充足的粮食,让3800年前2万多人口的东方大都市丰衣足食。如今,伊洛河平原上犹有水稻种植,而且偃师,也成了全国优质小麦和小麦良种的主产地。
洛水汤汤,早已成了历史,古洛河变成了清清细流。而古铜色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盘曲成一条红铜巨龙,在蓝天白云下缓缓抬起了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