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中的洛阳,有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公元67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派使臣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驼来佛经。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在他们居住的地方修建佛寺,这就是洛阳的白马寺。白马寺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中,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课本中作为插图出现的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杨大眼造像记》,作为龙门二十品之一,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课本中有一幅《洛神赋图》节选,只见这位凌波仙子风姿绝世、含情脉脉、衣带飘逸、动态从容,真真儿是一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了。
南北朝时,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课本中有一幅插图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佛像,这尊佛像体态修长,表情温和,是北魏晚期的雕像代表。出现在课本中的位于宾阳中洞的《帝后礼佛图》,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凿后流失海外至今,一个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个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帝后分离,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