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南宋诗人眼里最美的四季景致。春花秋月冬雪也是我眼里的极爱,而夏季我倒觉得最美的当数那高挂天幕闪烁耀眼的夏夜星空。
每每抬头凝望那星朗月明的银河,深邃、高远又有种神秘感,引人无限遐思。今夏的星空增添了嫦娥六号卫星的陪伴,它历时近2个月采集月球背面土壤之旅,彻底揭开了月神的面纱,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月球背面,也让今夏的夜空格外璀璨、格外耀眼。
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而“嫦娥探月工程”之名便取自我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回望历史,我国古人类就对月亮、星象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农学、医学、数学也是较为发达的自然学科,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依据斗转星移,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由此形成了上古的农历,对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也是先祖最早对北斗七星进行观察和运用。西汉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则是300多年前清朝所订立的,沿用至今。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典气象的核心理论之一,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实证。
多年前,我在湖北博物馆参观时,被一件文物吸引,那是从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个漆木箱子,上面竟然绘着二十八星宿。我不懂天文,但看到这个图案也让我对古人有关星象的了解和研究感到好奇,当查阅资料后才知道,中国的星象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国有记载的天文学家始于周朝。其中,战国时齐国人甘德,是中国天文学先驱之一,著有《天文星占》《甘氏四七法》等,他用肉眼发现的卫星比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的要早2000年。战国时魏国人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他曾系统观测了太阳系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测定了100多颗恒星,是我国最早的星表编制者。在月球的背面有很多环形山,在西北隅方向,有座环形山正是以石申之名命名的。甘德和石申合著的《甘石星经》则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
我们熟悉且喜欢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星象的记载,其《小雅·十月之交》中就记载了日食、月食和地震的发生。如“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介绍的是正在发生的日食。而“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则是告诉人们曾经发生的月食。“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描述了地震发生的状况。在一篇文章中用写实法同时记载了当时日食、月食和地震的发生情况。经专家推测,月偏食发生在公元前776年,比埃及最早的月全食记录早了55年。而我国最早记载日食的是《书经·胤征》,专家考证其时间大概是夏代仲康元年。
我们熟知的哈雷彗星,是以英国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的名字命名的。可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彗星记录。最早记载彗星的史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书中记录了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就是彗星,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仰望星空,想起了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每每读起都感受到凌云壮志、大气磅礴的英雄气概。半个世纪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中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迈进深地、挺进深海、探进深空、跃进深蓝,揽月入怀的梦想照进了现实,美丽的嫦娥不再寂寞,有五星红旗相伴,有家乡来客光顾定是欣喜若狂。
夏夜,让我们仰望那漫天的繁星,明月、星河依然璀璨,可眼里映照的是那耀眼的五星红旗,心里涌起的是满满的自豪,为我们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为我们伟大的航天精神,为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而骄傲!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无论千难万险,只需你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