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版:洛阳·县区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简体 繁体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国哲荣获全国三等奖
盘活博物馆资源 讲好“洛阳故事”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撲礁鍨濇い鏍亼閳ь剙鍟村畷銊р偓娑櫭禍杈ㄧ節閻㈤潧孝闁稿﹤顕槐鎾愁潩閼哥數鍘卞銈嗗姂閸婃洟寮搁弮鍫熺厽婵犻潧妫涢崺锝夋煛瀹€瀣埌閾绘牠鏌嶈閸撶喖骞冭缁绘繈宕舵搴b棨闂備礁鎼粙渚€宕㈡禒瀣亗闁靛濡囩粻楣冩煙鐎电ǹ浠ч柟鍐叉噺閵囧嫰鏁愰崼婵堟缂備浇椴哥敮锟犲春閳ь剚銇勯幒鎴濐仼闁绘劕锕ラ妵鍕箳瀹ュ牜鍞归梺鍦《閸嬫捇姊婚崒娆戝妽闁稿骸鍟块湁婵ǹ娉涚壕濠氭煕濞戞ḿ鎽犻柡鍜佸墮椤潡鎳滈棃娑橆潔闂佺粯鎸婚悷鈺佄涢崨鎼晢濞达絽鎽滅粊鐑芥⒑閸涘﹥鈷愮紒顔肩焸閸╃偤骞嬮敂缁樻櫓闂佸憡绻傜€氀囧磻閹捐鍐€妞ゆ劑鍊楅悡鎾寸節閵忥絾纭炬顏呮綑宀e潡鍩¢崨顔惧幘闂傚倵鍋撻柟閭﹀枤閵堢兘姊虹粙娆惧剮缂佽埖鑹鹃~蹇撁洪鍕啇闂佺粯鍔栬ぐ鍐╂叏瀹€鍕拺闁硅偐鍋涙俊璺ㄧ磼椤曞懎鐏︾€殿喛灏欓幑鍕媴閺囩喐顥堢€规洏鍔戦、姗€鎮╅懡銈呯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茬闊洦绋戦悿鐐箾閹存柨浜鹃柍褜鍓欓崐鍨嚕婵犳艾唯闁挎梹鍎抽獮鎰版⒒娴gǹ顥忛柛瀣噽閹广垹顓奸崪浣衡偓鍓佹喐韫囨洘顫曢柟鐑樻尰缂嶅洭鏌曟繛褍鎳愰弶浠嬫煟鎼淬埄鍟忛柛鐘冲哺瀵偅绻濆銉㈠亾娓氣偓瀵噣宕煎┑鍡氣偓鍨攽閻愬弶顥為柛銊ョ埣閸╂盯寮撮悙鈺傛杸闂佺粯鍔栧ḿ娆撴倶閿旀垝绻嗘い鎰剁到閻忊晝绱掗纰辩吋妤犵偞岣跨槐娆撳川椤栨粎鐛ユ繝鐢靛仦濞兼瑩宕ョ€n亐缂氭繛鍡樺灩娑撳秹鏌熼幆鏉啃撻柣鎾存礃閵囧嫰骞囬埡浣插亾閺囥垹鍑犻柟瀵稿Х绾剧晫鈧箍鍎扮粈浣圭妤e啯鈷掗柛灞剧懅閸斿秹鎮楃粭娑樻噽閻瑩鏌熸潏楣冩闁稿孩鏌ㄩ埞鎴﹀磼濞戞瑥浠╅梺閫炲苯澧柟铏耿瀵偊宕橀鑲╁姦濡炪倖甯掔€氬摜绱為弽顓熺厪闊洤顑呴埀顒佹礋閿濈偤宕ㄧ€涙ḿ鍘藉┑鐐叉閼活垱绂嶉幆褉鏀介柍鈺佸暙缁茬粯銇勯鐘插幋鐎殿喛顕ч埥澶愬閻樻鍞洪梻浣告惈濞层劍鎱ㄩ幘顔藉亱婵ǹ鍩栭埛鎴︽⒑椤愩倕浠滈柤娲诲灦瀹曘垽宕ㄦ繝鍕啎闂佸搫顦伴崹鍫曞箹閹扮増顥嗗鑸靛姈閻撴洟鏌嶉埡浣稿絹闁瑰鍋為崣蹇旂節婵犲倻澧涢柣鎾跺█閺岀喖顢橀悢椋庣懆闂佸憡姊瑰畝鎼佸蓟閿濆牏鐤€闁哄啯鍨堕悾濂告⒑闁偛鑻晶浼存煕鐎e墎绉€规洘鍔曢埥澶娢熼柨瀣偓娲⒑閹稿海绠撴い锔垮嵆瀹曟垿鎮㈤崫銉ь啎闂佺懓鐡ㄩ悷銉╂倶椤忓牊鐓冮梺鍨儏婵牏绱掔紒妯肩畺缂佺粯绻堝畷鎺戭潩椤撶噥鍞查梻鍌欑閹诧繝骞戞笟鈧畷鎴﹀箛椤旂瓔娼熼梺鍦劋閸ㄧ喎危閸喐鍙忔俊銈傚亾婵☆偅鐟ㄩ崐鎾⒒閸屾瑧绐旈柍褜鍓涢崑娑㈡嚐椤栨稒娅犲Δ锝呭暞閻撴瑩鏌涢幋娆忊偓鏍偓姘炬嫹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秹姊虹粙娆惧剭闁告柨鐭傚﹢渚€姊洪幐搴g畵闁瑰啿閰e鎶芥偄闂€鎰畾濡炪倖鐗楀銊︽櫠閿曞倹鐓涢悘鐐额嚙婵″ジ鏌嶉挊澶樻█闁圭厧缍婇、鏇㈠閳衡偓缁憋拷0379-65233520
马国哲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上,洛阳市社科普及基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国哲荣获三等奖,载誉而归。记者采访发现,这位“全省第一”,在盘活博物馆资源,讲好“洛阳故事”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现场:镇定自若,全国大赛获殊荣

本届大赛以“赓续中华文脉 传承文明薪火”为主题,分为省赛和全国决赛两阶段。代表洛阳参加省赛的马国哲今年33岁,从事讲解工作已经5年。

为了备战全省大赛,马国哲精心录制参赛视频,一举获得参加决赛的机会。9月底,在郑州举行的全省大赛决赛上,马国哲以《运河的水利智慧——木岸狭河》这一自主命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木岸狭河”这种古代治理运河泥沙的水利技术产生的背景、出现时间、发展演变和对后世影响等内容。马国哲富有感染力的声音、专业的讲解、良好的台风,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晋级全国决赛。

前不久,马国哲代表河南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决赛。

全国决赛的难度更上一层楼,现场不仅有自主命题讲解,还有随机命题讲解、社科知识测试、评委问答等多个环节。在随机命题讲解中,马国哲抽到了《平陆运河》这一题目。经过30秒准备,他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以扎实的基本功和优异的临场发挥赢得评委认可,从全国30余个省区市的1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的三等奖。

感动:倍感振奋,传统文化受追捧

“大学读的是新闻采编专业,工作后参加了全市的选拔,进入了博物馆讲解员队伍,逐渐爱上了这一行业。”马国哲说,起初他在洛阳仓窖博物馆工作,随后调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依托馆内的图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视频等展示方式,向游客立体讲述隋唐大运河广阔的时空跨度、杰出的文化成就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工作中,马国哲勤于思考、主动创新,从了解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入手,针对游客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按照“因人施教”的原则,把博物馆的知识点“串珠成链”,采用灵活多变的讲解技巧,引起游客兴趣,让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青年,都获得了美好的参观体验。

马国哲坦言,如今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了游客还宣传了洛阳,最主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倍感振奋。

“这几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崛起,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年轻人占多数。”马国哲为此欢欣鼓舞,并把这种现象称为“传统文化的血脉觉醒”,认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国繁荣强盛带来的文化自信及不断增强的民族自豪感。

期待:“串珠成链”,抱团发展是关键

作为洛阳重要的旅游打卡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更是以88万人次的接待量创历史新高。工作日,游客络绎不绝,解说员忙得吃不上午饭,已成为常态,可马国哲和同事们从无怨言,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游客提供周到详尽的讲解服务。

今年,担任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的马国哲还参与到推动讲解员队伍市场化改革的工作中。他和团队摸清家底、核算成本,并掌握游客流量的“晴雨表”,随后出台绩效考核奖励机制,调动讲解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稳步做好线下讲解服务的同时,通过发布短视频及线上直播等形式,开展引流推广,让全国的网友通过网络了解博物馆、了解洛阳,达到宣传增收两相宜的目的。经过近一年的市场化实践,改革成效初显:讲解员工作整体实现赢利,促进了队伍的良性循环。

“博物馆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单打独斗,同样需要‘串珠成链’,抱团发展。”对于未来,马国哲也有一番深思熟虑,他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相关战略部署,推进大运河沿线博物馆主题研学活动,科学制定研学内容,讲好“洛阳故事”;在突出博物馆公益属性的同时,系统盘活博物馆内部资源,尝试市场化开发,为博物馆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做好准备。

洛报融媒记者 孟山 通讯员 李培桓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月见草和锦带花芳容媲美关林景区 汉服展演

绿肥红瘦五月天

  • 1
  • 2
  • 3
  • 4
  • 5
  1. ·2025年体育中考过程评价分..
  2. ·新安县有高铁站吗
  3. ·涧东路车辆违停
  4. ·新安县到郑州大巴车夏天时间改..
  5. ·华源南村小区遛狗不牵狗绳
  6. ·701晚上最后一班车是几点
  7. ·市府东街邻里中心春山书屋撤柜..
  8. ·新安县金斗小区旁公共卫生间不..
  9. ·金斗小区水压小
  10. ·新安县东区大张路边非机动车乱..
  11. ·老城区校场街40号院卫生脏乱..
  12. ·新安县老城蜜雪冰城店前路边有..
  13. ·洛宁县市民之家建设进度的咨询
  14. ·金科绿都天宸缺少配套老年活动..

≡ 聚焦河洛 ≡

    ≡ 河洛文苑 ≡

    ≡ 精彩生活 ≡

      ≡ 摄影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