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战友,一起蹲过战壕的战友。前几年听闻,他在自己的家乡,以一己之力办起了我所知道的首家连队荣誉室,颇具规模。侧听不如实见。当乘坐了数个小时的高铁,来到淮河畔,才感觉这连队荣誉室真的是一座记录我们战场硝烟的丰碑,是老兵们的精神家园。
蚌埠怀远,多平原,但也有山。东有涂山古韵,西有荆山美景。涡、淮两水,绕山环城。站在荆山的白乳泉上望淮楼下,看向淮河对面的当涂山。当涂山,也称涂山,“古淮南道名山也”。当地有诸多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如大禹与涂山氏女联姻,劈山导淮,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侯于涂山……淮河两岸也留下了禹王宫、禹王庙、禹墟等人文遗址,也成为淮河畔侧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望淮”,也被时光包裹成为时尚的词汇,地有望淮区,楼有望淮楼……
以前淮河肆虐,致使淮河两岸千疮百孔,人们流离失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凤阳花鼓讨四方”,而怀远与凤阳是相隔不远的邻地。今日的淮河安澜,流金烁银,祥和静谧。循着石榴的飘香,我看到了荆山下一片片的石榴园,枝茂果繁,每年的“石榴采摘节”,随着物流通畅,把“石榴之乡”的美名远播四方。
随当地战友来到涡河边,一座飞驰两岸的大桥出现在眼前。这是70年前数千工匠奋战的成果,用了近2000天,建成了一座长约300米的花岗岩石拱桥,石桥梁、浆砌石墩台、石拱券,极具民族风格。战友说,他的父亲就是在工地上度过了那段不平常的岁月。
有史以来,这片土地上不缺有担当的人。在白乳泉旁的“双烈祠”,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怀远烈士宋玉琳、程良,尤其是宋玉琳,临刑时慷慨陈词:“安庆之役,吾应死而不死,将有以报我死友,今日者可以死矣!”
他圆圆的脸庞,一笑如弥勒佛,却掩饰不住淮河汉子往日的沧桑和现今的坚毅。个头不伟岸,却敦实。他荣立战功,自回到家乡以后,躁动的心从来没有平静过——要做一番自己的事情。创业初期,他骑着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丁零当啷,穿城而过,挂在车把上的黑色包包乱晃荡,极像走街串巷的推销员。军营锤炼出来的韧性,助推他鸡叨食样不停地折腾。在那个秋日的清晨,他说话慢悠悠的,时而与我说着在部队里战友们的糗事趣事,说完,哈哈一笑;时而说起自己的创业艰难与许多人的不理解,脸色也只是稍稍一沉,毕竟现在的结果虽不是最好,也算是高于预期了。
在事业不顺当的时候,他就会到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连队荣誉室里坐一坐,一坐就是半天,入定一般,思绪漫游。今天,还有我们瞻仰英烈墙上的黑白照片并致敬;后人呢,谁再来缅怀那一代人的奉献呢?他说,他要做红色传承人。
漫步于他亲手打造出来的连队荣誉室,战时的实物、照片、解说词,还有战场沙盘,无言地陈说着那烽火年月,把我们带进了远去40年的硝烟。同去的肩扛两杠四星的曾经的老排长,看到沙盘,指点着自己曾经战斗在前沿的位置,说起了15人分食半个苹果的艰难时刻。荣誉室里一件件、一张张、一册册,勾起人们脑海深处的记忆。他说,现代人远离了战火,也沉溺于安静的和平时期,对于一代人的奉献少提或者不提甚至淡忘,他心里的焦虑比创业时的艰难还要甚之。老兵精神不死,是需要传承的,是需要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有道深刻的记忆的。我理解了。只有去说去做,才能是传承的实际行动。
临离开蚌埠怀远的那天,我忽然记起,初识蚌埠,是50年前的仲夏部队的一次军事行动。闷罐子军列停靠在蚌埠火车站附近,兵们在临时站台上吃过兵站送来的饭食,都上了车,但目光俱被不远处的物象聚焦——过铁路天桥上,一位美妙的少女打着遮阳伞,白色的裙裾飘飘,伫立在上面,面朝着兵们看。她沉静、微笑,可能还有一丝丝的艳羡。兵们用眼神赞曰:真美呀!如今我与他说,蚌埠怀远地美人美!心灵美!他照常笑了笑,弥勒佛一般的笑,向众人也许是向自己。他,叫钞伟,很是稀少的姓氏,被当地评为“最美退役军人”,他所创立的连队荣誉室也被当地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我记住了这个姓氏,也记住了他——一个战壕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