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栾川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粮食日前看节粮
栾川:科学发展铸和谐
世界粮食日
村企联建 党组织显活力
游客的快乐周末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栾川:科学发展铸和谐
  栾川县“五保”老人住进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敬老院。
  “近几年是栾川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社会更加和谐。”这是十七大召开前夕,栾川县退休干部黄居民对该县近几年发展情况的由衷概括。近年来,在“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栾川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年,全县完成GDP67亿元,是2001年的5.6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3亿元,是2001年的10.9倍;农民人均收入2725元,是2001年的1.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92元,是2001年的1.8倍。

  ——2005年、2006年,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连续两年进入全省“十强县”,从2001年的9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前移83个位次,上升幅度居全省第一。

  ——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快县(市)和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2003年至今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钼都、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多项国家级殊荣。

  实施典型带动,打造先锋群体

  国庆节,一座两层14间300多平方米的新办公楼在三川镇柳树坑村落成投用,全村60多名党员第一次坐在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学习议事,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村支部书记杜留献激动地说:“过去我们组织学习是‘拎块砖头当凳子,蹲在地头听党课’,现在有了活动室,党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近年来,栾川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投入上向基层组织建设倾斜,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两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筹措资金3900万元,新建、改建了142个村的活动场所,建筑总面积43219平方米,到今年年底全县可实现“村村都有办公楼”的目标。

  近几天,秋扒乡白岩寺村“烟叶支书”支岳生特别忙碌,他抓住时下炕烟的大好时机,在自家开起了“农家课堂”,把自己到市、县学习的烟叶装炕烘烤新方法现场传授给种烟农民。支岳生说:“远的不说,跟杨岳和冷水沟村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一刻也不敢停下来!”2003年,栾川县成功推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冷水镇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岳这个先进典型,《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报道了杨岳的事迹,市委、县委先后作出了向杨岳同志学习的决定。为把杨岳的个人优势扩展为群体优势,县委在全县大力实施以培养“冷水沟式”新农村、“杨岳式”村支部书记、“杨岳式”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先锋工程”,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使全县50%以上的村达到“冷水沟式”新农村标准,80%以上的村支部书记达到“杨岳式”村支部书记标准,70%以上的农村党员达到“杨岳式”党员标准。

  目前,继杨岳和冷水沟村之后,全县又涌现出“富民支书”段新宽、“招商支书”牛红喜等一大批“杨岳式”村党支部书记和鱼库村、养子沟村等一大批“冷水沟式”新村,县乡两级已命名表彰“冷水沟式”新农村90个,“杨岳式”村党支部书记130名,“杨岳式”农民党员1270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国庆长假期间,养子沟村史玉方家100多个床位的家庭宾馆天天爆满。一位姓冯的外地游客说:“看着门上那‘十星级’党员户的牌子,我们就觉得吃住在这里放心!”近年来,围绕“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栾川县深入开展了“支部创新业,党员建新功”、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星级评定”等活动,为8000多名农村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搭建了平台,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了“排头兵”的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

  “现在我县钼选企业普遍使用浮选柱,回收率明显提高。烘干钼精粉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闪蒸机和压滤机,对环境几乎不造成污染……”说起近几年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瑞达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康顺国如数家珍。

  近年来,栾川县围绕“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三大战略,有效实施做好“四个坚持”、突出“五个重点”的经济工作思路。即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坚持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工矿业向深加工和综合回收发展;突出非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突出旅游要素协调发展;突出以文化、商贸、现代化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突出农副产品加工发展五个重点,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3个产业内部均实现了科学发展。

  工业方面,全县化工、医药项目由2001年的4个发展到33个;钼深加工企业由2001年的7家发展到38家。在今年新上的8个重点项目中,有7个为资源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在新引进的12个工业项目中,有10个为钼钨深加工及化工项目。

  在发展旅游业的实践中,栾川县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依靠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被誉为“栾川模式”。目前,栾川县拥有鸡冠洞、龙峪湾、重渡沟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温泉、伏牛山滑雪场等15个景区(点),初步形成了集山水游、森林游、溶洞游、农家游、温泉游、滑雪游、健康养生游和红色游为一体的8大旅游代表品牌。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3万,间接从业人员达9万,全县30%以上的农民依托旅游走上致富之路。重渡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目前的超万元。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大大提升了栾川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辐射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张建有是栾川县城关镇人,经营一家特色小吃店。10月5日见到他时,他正忙的不可开交,自旅游业红火以来,张建有就和城里人一样过起了黄金周,只是城里人忙着游山玩水,他是忙着赚钱。“黄金周里,一天就有2000多元收入,我这忙也忙的开心啊!”

  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新栾川

  “在这儿啊,吃得好、穿得暖、病了有人管,胜过住宾馆!”在庙子乡敬老院,79岁的李松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2006年,栾川县投资3914万元为全县14个乡镇统一新建敬老院。近日12个档次高、功能全的乡镇敬老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另外两个也将于本月底完工。近年来,栾川县在经济实力飞速增长的同时,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尤其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感人的镜头俯拾即是。

  冷水镇乡龙王庙村苗建一看着自家刚落成的新房,笑得合不拢嘴。“原来那3间瓦房年数太久了,一到雨季我吓得连觉都睡不踏实。这几年家里负担太重,盖新房的事就只能一推再推,你看,还是政府帮咱提前圆了新房梦!”,像苗建一一样提前住上新房的农民栾川还有不少,今年县财政投资2000万元解决了该县1700户5000名群众的危房改造问题。2004年至今共筹资7740万元,完成了1600户5396人深山区群众的扶贫搬迁。

  陶湾镇唐家庄村赵鹏5岁的儿子得了重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全家陷入困境。年初参加了合作医疗后,他立即带孩子到医院住院,治好了孩子的病,还得到了2万元的最高补助。在农村,一家如有一个重病人,这个家庭就会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今年栾川县筹资1250万元,为全县25万农村人口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投资816万完成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的改造,筹资1650万元完成县医院门诊楼建设及县妇幼保健站改造工程,大大改善了群众医疗条件。

  9月18日,庙子乡上沟村的郭留委带领家人将晒好的500余公斤核桃装好,抬上停在门口的农用车。沿着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用不了一小时,这些核桃就能运到县城的土特产商店,这可是倍受四方游客青睐的土特产品。今年,老郭家的板栗、核桃大丰收,仅这两项就能带来1万余元的收入。而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之前,这些土特产的外运可是老大难问题,手提、肩担着出山,有时甚至会耽误了销路。2006年6月1日栾川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今年又投资1120万元完成了7699户群众组组通和联户通水泥路建设工程。

  …… ……

  一系列大手笔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科学发展真正成为栾川县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

  (张启舟 李艳 杜彦/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