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T36版:纪念特刊·百姓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义送采棉工回湘西
书写百年老宅 触摸洛阳历史
民生:百字小稿 总离不了
《理财工作室》让读者更具理财意识
报人风采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下一篇4  
2008 年 4 月 4 日 星期    【打印】  
义送采棉工回湘西
本报记者 陈旭照
  快到家时,采棉工们合了个影。

  涂侃

  摄

  本报记者

  2001年11月2日,《洛阳晚报》头版刊发报道《湖南采棉工被困洛阳站》。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热心的洛阳市民纷纷来到火车站或到报社,送现金,送馒头,送鸡蛋汤,给他们免费检查身体……虽然古都人民的爱心让受困的采棉工得到了心灵安慰,但无法回家的现实仍让他们心神不安。

  如何让采棉工尽快返回家乡也成了报社领导层考虑的大事。3日晚7时,还在车站的我突然接到报社电话,社领导告诉我一个决定:由我和涂侃护送采棉工回湖南,一会儿就出发。

  来不及多想,我赶紧回到宿舍拿了一身换洗的衣服,和涂侃匆匆赶回了火车站。

  风雨兼程,行程1500公里送采棉工

  载有103名湖南采棉工和两名记者的三辆客车于2001年11月2日22时40分许从洛阳站出发,经河南、湖北、湖南三省数县,11月4日10时到达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行程近1500公里,沿途过了25个收费站。

  汽车驶出洛阳站后,一种恐慌袭上心头。从1998年大学毕业后到报社,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当编辑,才转为记者一个月就遇上了这样大的事儿,都采访些啥呢?咋写呢?要是完不成任务咋办?

  这种恐慌让我精神紧张极了,从洛阳到湘西的一天两夜里,我几乎没有合过眼,不是不瞌睡,是睡不着,不敢睡,因为生怕睡着漏掉有价值的东西。我一会儿观察车厢内采棉工的言语和神态,一会儿观察车外的人物风光,觉得有用了就赶紧记下来。

  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又翻出了当年的采访本,看着那些潦草的字迹,心里竟然有一种甜蜜的滋味。

  从洛阳到吉首,一共过了25个收费站。提起这些收费站,就想起了当时的好搭档、好兄长、好老师涂侃。

  为了节省费用,每过一个收费站我们就尽量和对方交涉,希望能免费通过,涂侃主动担起了这个任务。每到一个收费站,他就让车停在一边,自己跑过去和站上人员交涉。即使在夜里,即使他已经好不容易睡着了,只要一叫,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用叫,他好像有预感似的,快到收费站就醒了,站起来笑着说一声“又该弄事了”,就走下车去。

  绝大多数收费站都被洛阳日报社的义举感动,免费放行,但也有例外的。

  11月3日10时30分,车队过湖北某收费站时,无论涂侃如何解释说好话,对方坚决要让交钱才能放行,站里一名女工作人员看过记者递上的报社介绍信和《洛阳晚报》有关采棉工的报道后,一脸轻蔑地说“现在啥骗子都有”,我们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也有让人感动的。3日13时55分,过荆州市安家岔收费站时,一位工作人员看了报道和介绍信后,不仅马上放行,还对记者说了声:“谢谢你们!”那一刻,有一种想掉泪的感觉。

  随车带的有馒头、咸菜、火腿肠等,但老让采棉工们吃这个也不行。没想到,停车吃饭也成了问题,饭店好找,但同时能容下100余人吃饭的饭店不好找。车进襄樊城是3日7时50分,但左拐又转,又问又找,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吃饭地方,一直到9时,才在快出城的地方找了个卖豆腐面的大排档,但还是小,没办法,三辆车上的人一车一车轮流下来吃饭。

  11月3日16时,车到湖北公安县,考虑到可能是到家前的最后一顿饭,得让采棉工们吃好,我们就在路边找了两家相隔不远的饭店,因为有鱼有肉,主食又是米饭,菜刚一上桌,采棉工们便大吃起来,其中一桌光米饭就添了两大盆。我和涂侃在两个饭店来回穿梭,忙着给采棉工点菜要菜,安排座位,等到忙完,餐桌上只有残菜剩汤了。

  一进入湖南境内,天上就开始下雨,到11月3日晚进入武陵山区,雨已大如瓢泼。三辆客车在弯曲窄狭的山道上艰难前行,后来发回的稿子《风雨兼程三千里》如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只有车前一小片地能看清楚,其余方向一片漆黑,尤其是路两边,不知是万丈深渊,还是悬崖峭壁,车行路上有一种走钢丝的感觉。司机不再说笑,双手紧握方向盘,双眼直视前方。”当时的情景,用“提心吊胆”来形容绝不为过。

  宾馆里,坐卧不安为写稿

  11月4日上午,终于到了吉首。中午吃完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委机关报《团结报》的记者来采访,近两天没合眼的我实在是受不了了,跟涂侃老师说了声“下午4点一定要叫醒我”,倒头便打起了呼噜。

  下午4点,涂侃老师准时叫醒我,我开始写第一篇稿子,写好了拿到酒店大堂传真回洛阳,这就是11月5日见报的《湖南采棉工昨日到家了》。

  晚上吃完饭回到宾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有写一篇沿途见闻通讯的任务,临出发前领导交待,不要考虑篇幅,写多长发多长。但我能写多长呢?从啥角度写?选啥主题?我躺在床上打腹稿,想好一段,赶紧起来写到采访本上。

  坐卧不安中,第二天的4点钟我起床到卫生间,凉水洗了把脸,又坐到桌前写了起来,写写抹抹,抹抹写写,最后又誊写好,就到了7点多。

  白天,吉首方面为我们安排了一些活动,晚上回到宾馆,我立即用传真把稿子发回洛阳,打电话确认已经收到后,才长出了一口气。11月5日晚,我总算睡了个好觉。

  洛阳日报社的义举在湘西引起轰动

  11月4日满载采棉工的三辆客车驶入吉首市汽车站,车站上站满了迎接的人。回家的兴奋让采棉工们激动万分,许多人面对前来迎接的亲人流下了眼泪。他们将洛阳人民捐助的食物举在手上,大声喊着“是洛阳人救了我们的命,感谢洛阳日报社,感谢洛阳人”!

  11月4日晚,吉首市常务副市长何益群告诉我们,被救助的采棉工绝大部分是土家族和苗族人,他称赞洛阳日报社的义举促进了民族团结。“洛阳人和湘西人是一家人,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一家。”他说。

  吉首市劳动部门也对本报表示了真诚的谢意。吉首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田景平说,当得知采棉工被困洛阳后,市里上上下下都非常着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的办法,当得知本报要派人义务护送采棉工回湘的消息后,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田景平说:“103人啊,要是有一个人回不来,我们就无法交代,而你们一个不少地给送回来了,我们真是感激不尽!”

  《团结报》负责人约见我们,当听完此次护送采棉工回湘的前后经过介绍后,称赞“洛阳日报社记者了不起,值得我们学习”。

  11月7日,《团结报》晚报版头版头条以《湘西民工被困洛阳 好心记者千里相送》为题报道了本报记者护送采棉工回乡的义举,称赞本报“以实际行动向第二个记者节的到来献上了一份厚礼”。

  11月7日上午,记者临回洛前,吉首市委、市政府特意制作了一件湘绣玻璃匾赠送给本报,上写“感谢报社厚爱,民工顺利归来”。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