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走进伊川县江左乡乔村。宽阔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两侧翠柏与万年青相间,小公园中红花绿树相映,健身器色彩鲜艳,两位老翁在村中水塘边悠闲垂钓……
一位老汉说:“用上了沼气,村里变了模样;如今又实行沼气‘全托’,我们方便又省心。”
乔村共有250多户970多口人,户用沼气池120多座。村党支部书记乔西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很多,4月份以来,共有近70户沼气用户与沼气服务网点签了合同,加入“全托”,大大方便了家里没有劳力进出料、搞维修的用户。
乔村周围有十几个中小型养鸡场,多数村民家也养有畜禽。一“池”带动“三改”,厕所和猪圈与沼气池相连,粪料直接进入池内发酵,沼气管通到厨房做饭、点灯。“因此,很多用户只需要在自家粪料不足的时候打电话给我们,我们去拉料给人家填上,平时多是做出料和维修工作。”沼气服务站技术员陈顺生说。
据介绍,以前对村民来说,沼气池出料是难事。村里为此专门找钢管焊了个架子,又配了十几只木桶,谁家池子出料口满了,就推来架子车,一桶一桶打满沼液、沼渣再推到地里。“现在好了,一个电话,人家就开着出渣车来到家里,一会儿便抽满一车,直接给拉到地里。”村民乔进发说:“以前请人出渣一次要15元,加入“全托”后省钱多了。”
丈夫和两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45岁的乔章敏一人在家。由于忙不过来,家里养的猪卖掉了,结果粪源不足,家里的沼气池闲置,她只好重新烧起煤球,不但不习惯,而且每天需三四块煤,花销也大。加入沼气“全托”后,她又用上了沼气。“一个月20元,进料、出渣都不用管,很方便。”
在乔村,还有些因缺劳力或地方不够而没建沼气池的农户,他们也能加入“全托”,用上沼气。村中心小学放假,一座新建的大型沼气池就建在学校公厕的下面,几天前填的粪料已经开始产气了,从这里铺设出的管道把沼气通到五六十户没有建池的村民家中,每户每月只要交20元钱,就能用到“全托”沼气。乔西告诉我们,村里还要再建3个集中供气沼气池,到那时就可以实现全村用气,目前建池土地已经规划完毕。
村子西北角的田地旁边,几名泥瓦工正在用灰砖砌一个深坑,有100立方米大小。村里人说,他们要搞秸秆开发利用,储粪池建在这里运放秸秆方便。“打草机已经买回来了,将粉碎的秸秆和粪水拌匀压瓷实,发酵后是很好的沼气料。这满满一池子料足够全村用的,不用再到外面去买粪了!”
本报记者 石蕴璞 实习生 常恺蓉
走进沼气服务明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