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养生保健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防中风 千万别“秋冻”
服阿莫西林不能吃芹菜
痒得真不是地方
防治近视眼 0.8是警戒线
清晨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新闻网广告
鱼油虽好也要适量吃
当心“轮状病毒” 侵袭你的宝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2 日 星期    【打印】  
四季养生
防中风 千万别“秋冻”
  进入秋季,又到了每年中风病的高发期。该病在我国具有高发病、高死亡和高致残率的“三高”特点,其发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加强自身日常的健康管理对防治中风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广大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秋季一定要多喝水、少“挨冻”,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别轻信广告乱投医、乱输液。

  多喝水:

  大多患者发病前均缺水

  每天需保证饮水1200毫升

  “如果说生命第一需要是空气的话,第二需要就是水。水不仅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构成,还肩负着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维持体液内环境相对稳定,促进和参加代谢,调节体温等重要的生理作用。”专家介绍,天凉时因人体排汗减少,尤其是老人口渴的感觉差,常常水分摄取不足。机体缺水易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加大,很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风发病机会。临床发现大部分中风患者在发病当天都有缺水的病史。

  成人每日饮水应保证在1200毫升以上,加上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水约300毫升,每天人体总共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因为口渴时表明人体已缺水,应每隔一小时就喝一杯水。

  少“挨冻”:

  寒冷是中风重要危险因素

  及时增减衣物别听信“秋冻”

  春捂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寒冷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是很危险的,会使中风病发病率增加。这是因为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压升高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另外,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液中血栓形成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在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时一定要及时增减衣服,一味地“捂”、多穿衣服也不合适。因为秋季中午气温较高,不及时减去衣物会增加出汗,此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也会促进脑梗死的发生。除了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工作,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别轻信广告:

  药物包治中风纯属无稽之谈

  接受正规医院综合治疗是关键

  李大爷中风后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见到广告上说有种药“服用3个月,保您能行走”就信以为真,结果服用一段时间后,不但未能行走,反而病情加重。专家解释说,中风后遗症病情很复杂,可分为痰热腑实型、气虚血淤型、风痰阻络型、肝阳亢盛型、阴虚火旺型等类型,李大爷所购的药湿热成分较多,只适合气虚血淤型、风痰阻络型的病人服用,而李大爷患的是肝阳亢盛型中风,服用该药后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血压升高、鼻孔出血等症状,药不对症,故而病情加重。

  中风治疗与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要指望一种方法或药物能包治中风,必须在整体观和个体化原则的指导下,接受正规医院的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少输液:

  没有一种输液药物可降血脂

  定期体检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有许多中老年人习惯在秋冬季节到医院输些疏通血管的药物,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对此,专家指出,这完全是认识误区,这种误区不仅存在于普通大众,甚至在某些医务人员中也存在。譬如说,目前还没有什么静脉制剂可以降低血脂,可偏偏就有很多人定期通过输液来降低血脂。

  人体血管的总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光靠输液是不能稀释血液的,定期输液还不如在生活中多饮水。脑血管病要依据病因综合防治,单靠一两种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目前尚没有预防脑血管病的灵丹妙药。合理的临床用药原则应该是:能口服治疗的就不注射给药,能少输液的就尽量少输液。预防中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定期到医院做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的放矢地及时调整预防中风的措施和药物。

  (光远)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