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路口交通违法曝光台
天津路与景华路交叉口
王城公园:600盆牡丹迎“双节”
公益广告
“一个都不能少”
“119”配备大型消防车
她是“小燕妈妈”
特教老师的欣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9 月 10 日 星期    【打印】  
她是“小燕妈妈”
  13年前,她放弃了在县城任教的机会,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了这个村小学里唯一的一名教师。为了照顾好这些孩子,她带着患病的母亲在校门口安了家,成了这些孩子的“妈妈老师”。

  从县城出发,行80多公里,到达地处深山区的洛宁县下峪乡;再走五六公里,到达茅草洼村。昨日,我们在赶往茅草洼小学采访的崎岖山路上,遇到山村女教师董小燕,她正担着两桶水往学校赶。

  随着董小燕走近学校,远远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董小燕说,孩子们正在复习,准备上课。

  学校没有院墙,因此也就没有牌子,两间破旧的教室、一个简陋的小操场便是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天堂。茅草洼小学共有4个年级23名学生。

  在学校里,董小燕既是校长,又是老师;既是总管,又是勤杂工。她说,在洛阳师院三年的学习生活给了她教好这些孩子的底气。由于数学、语文、英语、社会、自然及体、音、美等课程一肩挑,为了教好这些孩子,她索性把家搬到学校边上。

  13年前,董小燕从洛阳师院毕业后回到洛宁,当时可以在县城任教。然而当她回家探亲,看到家乡简陋的教学环境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她留了下来。

  工作后,她才知道回到乡里教书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有的村小学只有一两名教师,除了以校为家,别无选择。辗转几所小学后,她来到了茅草洼。

  董小燕的母亲说,小燕的丈夫几年前下岗后在乡里跑运输,7岁的孩子在乡小上学,全靠小燕的丈夫照顾。13年来,她到哪里教书就把母亲带到哪里。老人说:“常常是我一觉醒来,她还在灯下工作,整颗心都给了那些孩子。”

  茅草洼小学与其说是一所学校,不如说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最大的孩子12岁,最小的才5岁。学生来自周边7个自然村,成绩参差不齐,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是董小燕关注的焦点。

  上沟村的雷松歌、雷秀秀等家离学校最远,每天要在4公里山路上走个来回。每逢雨雪天气,董小燕都要到路上等他们,生怕孩子们路上有闪失。

  2005年,学生李某的母亲精神病复发,父亲卧病在床,生活无着落,他说没法上学了,要出去打工养家。看着这个孩子,董小燕心里非常难受,拿出刚领到的工资给他补贴家用,并号召大家捐款,帮助他完成了小学学业。

  董晓燕说,从黄土地来,报黄土地恩,在这里教书,她感到很快乐、很充实、很满足。

  记者 孙梅芳 通讯员 丁少玮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