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部署,该部已制订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教育部同时透露新方案部分细节: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考试“一门一清”等。
我市考生和家长如何看待新调整?调整方案和我省曾实行的“3+大综合+1”有何异同?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探索不分文理科,家长支持中有担忧
目前我省实行的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为“3+文综/理综”。其中,“3”为语文、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文综包括政治、历史、地理,是文科生必考科目;理综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是理科生必考科目。
对于新方案所提出的探索不分文理科,不少家长和考生表示赞同。家长张先生认为,高考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如果实行文理不再分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
然而,也有家长对此感到担忧。赵女士认为,孩子从小偏爱文科,尤其对历史、地理特别感兴趣,文科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孩子一看到化学、物理等学科就头疼。“不分文理科不利于孩子兴趣培养和高校选拔特长生。”赵女士说。
此外,赵女士还认为,按现行高考制度,高二文理分科教学后,学生只需学习6门科目。而不分文理科后,学习科目将增加,学生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
科目多少和学业负担无关联
市招办普招科科长高冰南介绍,在我省,文理不分科过去也曾实行过。
2001年至2003年,我省曾实行“3+大综合+1”的高考科目设置。其中,“3”为“语、数、外”,“大综合”为“理、化、生、政、史、地”6个科目的综合。“1”为选考、兼招科目,全省不统一划定分数线,由高校自主确定录取标准。
而现行的“3+文综/理综”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科目设置改变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得到社会一定的认可。
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是否等于回归原来的大综合呢?高冰南认为,新方案并非完全回归以往的“3+大综合+1”。新方案不仅对考试科目作了调整,更包括一系列“配套措施”,从而避开以往制度的弊端。它不同于以往的高考制度调整,是立体性、全方位的改革。“方案提出在探索不分文理科的同时,要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后会加重学生负担的说法言之过早。”高冰南说。
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学生负担的多少和科目的多少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如果高考选拔制度仍是“一考定终身”,即便只考一科,考题既偏又怪,学校、家长、学生的压力不会小。
新方案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
该负责人认为,在减轻学生负担和压力方面,新方案给出了回应。例如,今后考试主要考查高中生学业完成情况,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体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的压力。“有些小学科,也许两年甚至更少时间就能学完,但要考生花费三年学习。‘一门一清’,无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有积极作用。”该负责人说。
此外,在新课改大环境下,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方案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来选择考试科目,这无疑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实素质教育内涵有较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选拔特长生。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还提到,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按最好成绩计算。“这对打破‘一考定终身’,减轻考生心理压力有促进作用。”该负责人说。
高冰南认为,即便不分文理科等政策实施,也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确保考生利益,我省一般会遵循教育部‘三年早知道’原则,高考改革会提前告知。因此在校高中生及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按原有进度和方案学习即可。”高冰南说。
本报记者 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