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吁是叔段的同类,甚至是同伙。司马迁就说,叔段刚逃到共,州吁便主动提出跟他做朋友。实际上他俩当时都流亡在外,只不过叔段是因战败而逃亡,州吁则是被罢官而出走的。但想灭了哥哥自己上台,他俩就一模一样。因此,州吁在外招降纳叛,结成团伙。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三月十六日,蓄谋已久的州吁带领这伙人偷袭国都,杀死同父异母的兄长,自己当了国君。
这是春秋的弑君第一案。
以后,还有其他国君接二连三被干掉。有的被杀,有的逃亡,不是身败,便是名裂。弑君而自立的,也为数不少。但始作俑者,仍是州吁。
州吁是卫桓公的弟弟,是卫庄公另一个宠妾的儿子,年纪比桓公小。这就是州吁一案与叔段的不同。叔段和庄公同父同母,都是嫡子;州吁和桓公同父异母,都是庶子。只不过桓公被庄姜认领,在名分上是嫡长子。
庄公去世、桓公即位后,州吁更加骄横跋扈,全然不把当国君的哥哥放在眼里。桓公无奈,只好罢了他的官。州吁则逃出国都,在外拉帮结派,并与叔段不清不楚。这样,经过十四年的经营,州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便推翻了桓公的合法政权,自己也成为卫国的僭主。
州吁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郑国。凑巧的是,这时宋国正好有一个君位的争夺者在郑国避难。于是州吁便联合宋国,再加上陈国和蔡国,组成联军伐郑,把郑都围了五天。这是鲁隐公四年春天的事。
州吁虽然发动了两次战争,还小有收获,卫国却依然人心浮动。对此,他自己不安,他的一个死党也着急。这个死党叫石(qùe)厚,是石(qùe)的儿子。石是前朝元老,此刻告老还乡,赋闲在家,退休已经十六年。
石厚就去见他爹,问州吁怎样才能稳住君位。石说,通过陈国朝见天子即可。
这是有道理的。这时的周天子如果接见了州吁,其他诸侯就得认账,州吁的君位也就稳当了。
州吁和石厚都以为然,决定照办。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说;自作孽,不可活。州吁和石厚都忘记了,石原本十分厌恶州吁。庄公在世时,他就曾力劝君上对州吁严加管教。石厚跟州吁鬼混,他也强烈反对,只不过屡禁不止。州吁和石厚找他拿主意,岂非有病?
当然,谁都没有想到,石为了国家,竟会大义灭亲。事实上,就在州吁和石厚兴冲冲奔赴陈国时,石的密函已先期到达。石在信上说,卫国弱小,而老夫朽矣,无能为力。这两个人,是大逆不道的弑君者,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请贵国匡扶正义,将其拿下!
结果,州吁和石厚在陈国境内被就地正法。
按照当时的“国际法”,对这样的罪犯,卫国不必引渡回国,但要派员行刑。为此,卫方派出了两位监斩官。监斩州吁的是卫国的右宰,监斩石厚的是石的管家。
此后,卫人另立公子晋为君,是为卫宣公。
持续半年的卫国内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