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9日 星期

“俺崔窑村的‘第一书记’”


(上接01版)

开始被村民信任,正是修井这件事。村民王正路说:“当时就有人说,这个‘第一书记’不像是来装样子的。”

“我‘偷’了家里6万元,媳妇不知道”

把全村280多户村民走访完毕,贾绍峰记满了6个笔记本。年后,他一梳理,开了个会,制订出崔窑村发展3年规划。

崔窑村只有一条水泥主干道,其他全是土路,贾绍峰决定先修路。他知道修路不是个小事,但不知道会有那么难。

镇里、县里、市里,贾绍峰四处“化缘”。资金凑齐了,村民把锣鼓一敲,开工了。

施工队进驻没几天,工程用的电线被偷,工头把贾绍峰喊过来说:“对不起,这活我们干不了。”

第二支施工队入村,群众都眼巴巴地看着。谁知道,一场暴雨把刚浇筑的混凝土路面冲成了泥汤。

贾绍峰急得直想哭,求助干工程的表哥。表哥叹着气把活接了,最后赔了5000多元。

没人知道贾绍峰为修路往里垫钱的事。“我‘偷’了家里6万元,媳妇不知道。”贾绍峰说。

3年多,他开自己的车跑了十几万公里

修路,让贾绍峰在崔窑村站稳了脚跟。

按照3年规划,还要让村民吃上自来水,要改造公厕,要修建花池,要流转土地,还要改造村委会大院,贾绍峰的心里装满了事。

要干,就得有钱,钱从哪儿来?得贾绍峰跑。要跑资金,就得有车,可贾绍峰没有。

他借了弟弟的车,说是借,车一开走,就没还过。在崔窑村任职的这3年多时间里,这辆车跑了十几万公里,顶得上多半个出租车。

2011年,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100多座公厕得到改造,家家门前有了花池,还建起了70亩的草莓园;2012年,村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吃上自来水,村委会大院得到改造;2013年,全村1250亩土地中,有1150亩流转给了承包大户……

3年多时间,贾绍峰为村里筹资近8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引来7家企业承包土地,百余村民在家门口“上班”。

离任“第一书记”,他没敢告诉乡亲

“翻天覆地”“破天荒”“想不到”,说起崔窑村的变化,83岁的贺广太老人这样形容。

从“我不认识你”到“贾书记”,再到后来的“绍峰”,3年多,村民对贾绍峰的称呼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

2014年7月,贾绍峰接到组织上的电话。他给村里说,家里有点事,走几天。

直到当年11月,村支部要改选,村民才发现,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绍峰了。镇里的领导说,绍峰同志的任期已满,要回原单位了。

村民们说,说走就走了?那不中,叫他回来,得好好欢送,没个礼数能中?

2014年12月31日,欢送会在村委会会议室举行,群众挤了一屋子。

“大家都说那条路应该叫‘绍峰路’,可你不同意,非要叫‘团结路’,中,咱就叫它‘团结路’。”“绍峰,多回来看看,想吃蒸肉有蒸肉,想喝老酒有老酒。”“明天就是新年,祝绍峰新年一切都好啊!”“绍峰回去了,也还是俺崔窑村的‘第一书记’。”……

你一言我一语,把贾绍峰说得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贾绍峰说,这次掉泪和上任第一天掉泪,两种滋味。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