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专 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9日 星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横水镇红光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长廊

核心提示

干净整洁的街道,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层出不穷……近年,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上级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促进了农村面貌的进一步改善,农村思想道德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日前在孟津县召开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传达了全国、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部署了今年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近年,我市根据农村和农民实际,结合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通过举办基层干部理论培训班、开展“科学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活动,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农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我市扎实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创评活动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城乡共建成效显著,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宣传文化阵地网络,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了乡风文明程度提升。

从2012年以来,我市在农村总结宣扬了32名市级以上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和16名省级以上身边好人。其中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

在交流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杨炳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为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主题,以深化“双评双创”(深化先进典型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文明集市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创建内涵,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就全市各单位谋划和部署好今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杨炳旭强调:

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

二要大力抓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要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发挥农村“一约四会”的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积极发挥作用,规范村民行为,遏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三要大力抓好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坚持群众创、群众评、群众选的原则,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把创评的过程转化为感染群众、提升群众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创评氛围。

四要大力抓好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近年,全市加大先进典型和凡人善举的宣传力度,推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最美洛阳人等。要把先进典型人物评选和各地普遍开展的好邻居、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用好“善行义举榜”,充分利用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等形式,扩大典型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增进认同,把社会主义道德模范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此外,还要大力抓好文明村镇、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及“清洁家园行动”、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城乡共建活动。

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百花齐放

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了符合民情、各具特色的道路。在交流会上,孟津县、栾川县、嵩县、洛龙区、伊滨区庞村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经验。

■孟津县:广植文明元素,建设美丽乡村

孟津县坚持以树文明新风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清洁家园和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广泛引导社会参与,形成共谋共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文明乡风,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扮靓美丽乡村。

近年,孟津县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坚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示范村庄,成功举办了多届会盟镇荷花节等,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和村镇的形象与品位。通过建设农村文化广场,举办“河洛欢歌”文化节、书画摄影展、戏曲展演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

孟津县通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互促并进,不断探索以城带乡、典型引路、特色创建的新路子,村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提升;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县、国家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

■栾川县:深化结对帮扶,共建美丽乡村

栾川县本着“为民、惠民、福民”的原则,深化结对帮扶,组织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风尚。

为了强化帮扶实效,栾川县把全县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对所有行政村进行整体规划,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利用各乡镇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打造精品示范区。对县城周边乡镇,结对帮扶工作以基础设施完善、公益广告宣传、文明社区创建、环境创优等为主要内容,推动城乡互动发展;对工业主导型乡镇,以环境保护、清洁家园、搬迁社区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着力抓好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矿山、尾矿库移民搬迁社区建设;对旅游带动型乡镇,结对帮扶以文明景区创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为主要内容,提升文明程度,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嵩县:打造百里文明长廊,推进农村道德建设

“有一个道德评议会,有一条道德长廊,有一批道德模范,有一个文化大院,有一支志愿服务队,有一套村规民约。”嵩县44家文明单位及创建单位与全县30个行政村结对帮扶着力打造“百里文明长廊”,扎实推进了农村道德建设。

近年,嵩县投入资金260余万元,建成农村道德广场30个,改造提升村级文化大院78所,开展了德亭镇道德文化、车村镇旅游文化、大章镇民俗文化等一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县322个行政村、社区均成立道德评议会,结合自身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成立了党员义务扫路队、烟叶技术服务队等农村志愿服务队。

“感动嵩州十大人物”和全县道德模范评选两大创建品牌,评出县级以上各类道德模范人物80余名,车村镇明白川村村民裴文学、车村镇小苇元小学教师申德军夫妇入选中国好人榜。“道德嵩县”模范人物杜巧霞10余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照顾瘫痪丈夫感人事迹被编排成戏曲《杜鹃花开》,在全县巡演30多场。

■洛龙区:创评星级文明户,农村农户树新风

洛龙区龙门镇花园村白先生的儿子长期有病,社区了解情况后为其儿子办理了低保。他儿子病情好转后,虽然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提交了退保申请……如今,通过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洛龙区农村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洛龙区通过完善区、镇(办)、村(社区)三级创评活动要求,出台《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的意见》,各镇(办)据此结合实际倡树时代新风,弘扬传统美德,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提高,使“十星户”创建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挂钩,切实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使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各村(社区)对十星级文明户实行每户一卡,建档立案,村(社区)级星级文明户荣誉称号1年为期,镇(办)级荣誉称号2年为期,到期后重新评选。

■伊滨区庞村镇:道德讲堂全覆盖,群众竞相做好事

“村村都有道德讲堂,在家里就能学习道德、文明、法律、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近年,伊滨区庞村镇坚持把办好道德讲堂作为培育农村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先后获得“河南省百强乡镇”“洛阳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2012年年初,庞村镇结合镇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合理调整中心功能布局,在镇区繁华地段建成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美德广场作为室外道德讲堂,并精心选取5家规模大、企业形象好、文化氛围浓厚的企业建设企业道德讲堂,为企业开展道德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各道德讲堂普遍建立起以属地特长教师为主、外聘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为辅的“道德讲堂讲师团”队伍,注重发挥村镇、企业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目前,全镇所有行政村、明星企业已实现道德讲堂全覆盖。

道德讲堂活动让庞村镇的社会风气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群众争当好人、争做好事,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提高。

本报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徐巧丽 文/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