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16日 星期
我市9个城市区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介绍创模工作
去年城区25项蓝天工程全达标


核心提示

昨日,由市创模办等单位主办的《政府与百姓》栏目特别节目《创模让洛阳更美好》开播,我市9个城市区的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介绍创模工作,回答市民提问。

1 蓝天工程:白口罩不再变成“灰口罩”

谈及近期雾霾天气,市创模办专职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张聿亭指出,我市雾霾主要原因是区域性污染,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近期雾霾的入侵区域是京津冀地区,但我省北部和西南部被波及,我市也出现了霾。另外,我市三面环山,空气流动性较差,雾霾不易散去。虽然去年各城市区蓝天工程任务完成,但是今年形势依然严峻。记者还了解到去年我市各城市区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生态工程、安全工程的落实情况。

蓝天工程:去年,市创模办给各城市区共下达蓝天工程任务25项。目前,各城市区蓝天工程已全部完成。“去年,洛龙区阳光热电一期工程的一号、二号机组,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洛龙区副区长马惠敏说,“以前市民带上白口罩在该公司走一圈,白口罩很快就会变成‘灰口罩’,现在改善很多,欢迎大家节目后去体验。”

碧水工程:去年,市创模办给各城市区共下达碧水工程任务14项,通过高质量完成治理水污染的相关工程,城市区的河流水系水质状况明显好转。目前,各城市区已完成12项碧水工程项目,完成较好的是瀍河回族区、龙门园区。碧水工程项目进展缓慢的有吉利区的二道河综合整治工程、洛龙区的白马寺污水处理工程。

生态工程:去年,市创模办给各城市区共下达生态工程任务17项。目前,各城市区生态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较好的是吉利区、伊滨区。

安全工程:去年,市创模办给各城市区共下达安全工程任务35项。目前,各城市区安全工程已全部完成,完成较好的是高新区、瀍河回族区。

2 面对问题:现场解答现场表态

问题一:市民反映在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游玩,扬尘问题严重。

龙门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于迎:龙门园区正在建设西北服务区,下一步将加强施工工地监管,通过增加围挡、增加洒水次数等措施,确保龙门园区的环境清洁。

问题二:市民反映伊河龙门段的水持续减少,原因是什么?

于迎:冬季是旅游淡季,龙门园区正在进行伊河河道清淤工程,加快园区内污水排放系统建设。

问题三:进展缓慢的白马寺污水处理工程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马惠敏:白马寺污水处理工程的选址已确定,正在进行开工前准备工作,将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

问题四:瀍河回族区启明南路、九都路附近分布着多家汽车4S店,这些4S店的废矿物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如何?

瀍河回族区代区长赵振峰:目前,该区所有机动车维修企业、4S店废矿物油都被统一回收,并被转移到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申报率登记100%。

3 接到投诉:职能部门将“立即行动”

节目现场不时有市民打进热线电话,反映环境问题。

【投诉一】家住龙门园区的市民反映:住房附近工厂每天噪声不断,给生活带来困扰。市民将情况反映给管委会后,当管委会负责人来查看时,工厂就关闭,但等管委会离开时,工厂就又恢复了噪声。

于迎:节目结束后,下午就去解决问题。

【投诉二】家住柳林街与九都路交叉口的市民反映:住房附近拉土车掉了很多石子、渣土,没有人管,起风时尘土飞扬,行走很不方便。

老城区副区长陆玉香:当日下午就赶到现场进行清理,今后将加大对散流体运输车的监管力度,做好日常清洁巡查工作,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投诉三】市民反映:涧西区华山路中段电厂路环境脏乱差,给周围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涧西区代区长郭建平:节目结束后,立即同相关部门一起解决这一问题。

本报记者 高峰 通讯员 张小燕 实习生 杨欣欣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