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首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20日 星期
多业态,功能全,硬件好,环境美,服务优……
洛阳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张武昌

核心提示

将乡镇文化站部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植入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鼓励企业进行多业态经营;对居民和青少年开展培训;设置电子集市,帮农民代购代销……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一直是环境脏乱差、治安案件多发、出入人员鱼龙混杂的代名词,但如今,我市城乡的不少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已经变身为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多元经营、品位高端的综合性娱乐休闲场所,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它的固有印象。

作为文化部确定的4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大胆创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使濒临生存危机的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华丽转身,基层群众也享受到互联网信息科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试点 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的“破冰之旅”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第一家“网吧”的应运而生,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伴随着这一个新生事物的,却是种种非议和抵制,“脏乱差”“沉迷网络”“毒害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等字眼,甚至成了一些人眼中上网服务场所的代名词,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举步维艰。

是什么把上网服务场所逼上了“绝境”?上网服务场所在“经济新常态”下能不能闯出一条新路?

这一紧迫课题,需要深入研究。

2013年12月5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到洛阳调研,确定了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的战略课题,由此启动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破冰之旅”。

去年2月10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正式明确在北京、上海、长沙和洛阳等4个城市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其中将洛阳市是全国唯一的农村基层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根据《方案》的要求,去年3月下旬,我市4个试点开始运行。在试点工作开展初期,我市成立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市文广新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和市公安消防支队及汝阳县、孟津县、洛龙区和伊滨区等4个试点县区主管领导组成工作小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在纷乱复杂的形势下,起沉疴于危难之中,我市会把工作的突破口选在哪里呢?

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市文广新局牵头制订了《洛阳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方案(讨论稿)》,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了3种试点模式:一是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植入上网服务场所的“乡镇网络文化服务中心”模式;二是将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引入乡镇文化站和乡镇文化服务职能结合的“乡镇文化站网络服务室”模式;三是 “多业态经营”模式。 (下转03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