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版:首版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15年1月24日 星期

围绕一个目标不动摇
——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洛 平

心怀远见者,终将海阔天空。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洛阳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围绕一个目标、深化三项举措、突出七大重点、强化六个保障”,这是指导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路线图”,是持续提升历届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的一次“集大成”,是洛阳在新常态下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一个“总方略”。

心中有数,脚下有路;路子选对,事半功倍。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当下洛阳弯道超车的大转折。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洛阳在企业产业、能源资源、人才技术、区位交通、市场空间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是洛阳发挥优势、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年来,洛阳科学谋划和推进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态势和气势,为全面引领新常态准备了必要条件、积累了有益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坚定不移地走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洛阳已经形成理念和共识。

洛阳,可以有所作为;洛阳,应该大有作为!

一个伟大的时代,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但往往诞生出动人心魄的历史转折。在今天的河洛大地上,“转折”的轨迹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快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把洛阳建成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开放创新城。

“围绕一个目标”,洛阳的决策者们更加自觉地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方式、提质量、增效益、可持续上,努力在稳定增长、提质增效上取得新突破,彰显出把“洛阳路”融入“新常态”的大格局、大智慧和大担当。

“围绕一个目标”,三个基准点不能退:一是与中心城市的差距必须缩小,二是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必须在10%以上,三是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不能被“挤出”前50强。这既是洛阳在全省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的,也考虑到洛阳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体现了自加压力的拼抢劲头,兼顾了洛阳发展的可能与需要。

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占整个省域的比重超过10%,才能称得上是副中心,而我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为9.77%。过去的一年,洛阳的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一些关键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但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与其他省份的副中心城市存在差距。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洛阳调研时曾直言,“洛阳现在还谈不上是真正的副中心”。

洛阳,必须让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真正实至名归,才能在区域发展中更有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气可鼓而不可泄”。

在爬坡过坎、转型跨越的重要关口,在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区域竞争态势之下,在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巨大压力面前,我们又怎能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畏缩不前?!

围绕一个目标不动摇,全市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聚神”“聚力”到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上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门心思干到底;要围绕“一中心、四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新常态的理解和把握,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推动洛阳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珍惜有限的“岗位奉献期”,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决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决不能干了几年仍然涛声依旧,决不能成为洛阳发展的阻力。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洛阳的前程掌握在实干者手中!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