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河南荥阳由北魏控制,将军王慧龙为荥阳太守。王慧龙任职十年,农战并修,政绩卓著,归附者万余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对王慧龙恨之入骨,于公元431年四月密施反间计,编造“王慧龙以功高位低,欲叛魏投宋”谣言,欲借拓跋焘之手除掉王慧龙。拓跋焘听到这个谣言后,坚信王慧龙不会叛变,赐书王慧龙:“刘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挫败了刘义隆阴谋。
谣言是别有用心之人制造的害人甚至杀人的阴谋之言,传播谣言者也多是愚蠢之人或不端之人。谣言既然是假的,就经不起事实检验,也经不起人情事理推断,智者依靠事实和推断,就能识破谣言。战国思想家荀子有“谣言止于智者”之说,认为谣言只能欺骗愚蠢的人,而头脑清醒的智者是不会上当受骗的。《资治通鉴》记载的这件事,证明拓跋焘是智者。
谣言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道德谣言,捕风捉影,坏人声誉;二是贪渎谣言,无中生有,栽赃陷害;三是政治谣言,制造冤狱,报复杀人。封建时代,帝王们对篡逆谋反的政治谣言非常忌讳,一些奸人正是利用他们的这种阴暗心理,制造政治谣言打击陷害对手,被冤杀者不计其数。《资治通鉴》的重要亮点之一,是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向宋朝最高统治者提供了识破政治谣言的“三原则”:
一、告发能吏清官谋反的,一般是假。北魏文成帝拓跋公式(jùn)太安二年(公元456年)十一月,尚书源贺出任冀州刺史,巡视大小牢狱,除死刑外,把数千名囚犯编为戍卒守边戴罪立功,从而减免了百姓大量徭役,合境大治。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石华欺行霸市被源贺惩处,怀恨在心,向朝廷诬告源贺谋反。拓跋公式当即识破阴谋:“源贺竭诚事国,无此明矣。”命有司讯验,果是诬告,斩石华于市曹。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八月,彭城镇将、徐州刺史薛虎子为政清廉,沛郡太守邵安、下邳太守张攀贪赃被薛虎子调查,二人狗急跳墙,各派其子赴京诬告薛虎子“谋反,与江南通”。元宏当即批示“必无此事”,案验,果是诬告,杀邵安、张攀,二子各鞭打一百。拓跋公式、元宏心里很清楚,像源贺、薛虎子这样的能吏清官,不可能谋反,而谣言陷害则往往指向他们。
二、官吏告发百姓谋反的,一般是假。所谓官逼民反,是指百姓走投无路才会造反,天下清平之时,百姓能够勉强活命,就不会造反。再则,百姓之上有多层官府官吏,不会与朝廷直接发生利害冲突,为何要犯灭门之罪造反呢?因此,当官吏告发百姓谋反时,很可能是官吏与百姓发生了尖锐矛盾,借此诬陷百姓,掩盖罪恶。北魏文成帝拓跋公式太安二年(公元456年)十二月,定州刺史许宗之上奏治下百姓马超谋反。拓跋公式一看奏表便断定是许宗之编造的谣言,谓众臣曰:“此必妄也。朕为天下主,何恶于超而有此言!必宗之惧罪诬超。”派人案验,查明许宗之盘剥百姓,马超抗议不服,许宗之殴杀马超,又恐其家人告状,遂诬陷马超谋反。案情大白,拓跋公式斩许宗之于平城南郊,告慰天下百姓。
三、家奴告发家主谋反的,一般是假。中国历史上有一种“恶奴欺主”现象,即在某些名门望族中,不是家奴怕家主,而是家主怕家奴,因为家主一旦得罪家奴,家奴就会诬告家主谋反,让他家破人亡。汉武帝、隋炀帝时,这种冤案层出不穷。唐太宗总结历史教训,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十二月诏令:“凡家奴告发主人谋反的,皆是谣言陷害的不实之事。谋反必有同谋之人,同谋者为何不告发,何必要等家奴告发!自今有家奴告发主人谋反者,皆勿受理,一律格杀。”所以,在唐太宗执政期间没有发生过家奴告发家主谋反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