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及部分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发网友热议。
秦院长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其认为孩子心智不甚成熟,无法充分理解书中错综复杂的价值观,他解释:“《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这种想法相当有市场。初学汉字的孩子并无足够能力阅读这些著作,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更容易望文生义地附会、误读。不少家长往往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鼓励孩子阅读经典,殊不知在难以卒读的状态下,揠苗助长只会滋长儿童的厌学情绪,从而事与愿违。现实中有许多类似案例,秦院长从教育角度进行了一番思考,这也是问题看似“老套”却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然而,过分强调阅读必须与人的心智发展程度相匹配,也容易遁入误区。阅读的目的在于传递新知、为读者开辟新世界。我们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知识需求,阅读与自身发展程度相匹配的著作有其必要,但这不是阅读的主要功能,阅读要求读者不满足于现状,它理应成为打开精神束缚的钥匙,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者、家长鼓吹令其成为枷锁,这就与阅读的启蒙功能背道而驰了。如同面对那些对成人世界充满好奇的儿童一样,我们要做的不是竭尽所能地让成人世界继续保持神秘,而是要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为他们逐步揭去成人世界的面纱,从而消除他们的偏执与恐惧。
将名著硬生生划分为“成人的”和“孩子的”既不符合实际,也低估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教导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是名著所要承担的唯一责任,同样是《三国演义》,在成年人看来不过充斥着阴谋诡计,孩子却更容易为其中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故事所吸引。“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带给孩子的不是欺诈之术,而是故事波澜曲折的趣味。不少学者担心《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等情节会令孩子变得叛逆,却不知儿童本就对背后的各种世界观不感兴趣,他们喜欢的是“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八卦炉中炼出的火眼金睛、扇灭火焰山的芭蕉扇等。孩子与成年人的差别决定了他们在阅读时会各取所需,认为带“成人色彩”的名著将败坏孩子的道德只是想当然的推断,这一推断恰恰反映了部分学者和家长对孩子个性缺乏尊重。阅读是一桩乐事,孩子必须有选择读物的自主权,希望通过制定一份“无害”的阅读书目从而让孩子在限定框架内成长,这种做法不啻将名著贬低为行为守则,抹杀了名著的真正价值。孩子能够阅读名著,也必须通过阅读名著来汲取人生智慧,名著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培养起他们卓尔不群的品格。
在不具备基本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贸然阅读名著,自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应该鼓励他们自由阅读。宋代的程颢曾说:“读书要玩味。”涉世未深的孩子最初可能对书籍内容存有误解,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他们便会自觉返归书籍,完善认识、更新体验,名著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他们审察、体悟人生的媒介,这种阅读体验绝不是普通书籍所能满足的。名著并无“孩子”“成人”之别,名著恰恰是沟通孩子与成人世界的桥梁。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