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是华夏文明不朽的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度重视,强调要认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之于洛阳的现实意义,不仅在古代,还在当代。14日,“大运河文化论坛”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大运河文化研究领域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共同交流探讨,积极建言献策。
1 因洛而开
奠定洛阳中心地位
运河的开凿自古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就以军事征伐为目的修筑运河。此后,历朝历代也开凿了一些地方性运河。这些对后来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正式形成。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运河开创性成就的集大成者。”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隋唐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构成,首次沟通了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为洛阳成为隋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隋唐大运河西接陆上丝绸之路,东联海上丝绸之路,使洛阳成为八方辐辏、万国咸通的交通枢纽,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全国乃至世界的联系。
宋元时期,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隋唐大运河被裁弯取直,形成了京杭大运河。此后,隋唐大运河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青松认为,隋唐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不应被人们遗忘。
2 内涵丰富 承载包容开拓气质
大运河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大运河不仅是南北的交通线,还是一条流动的文化动脉、经济走廊和生态屏障。
“大运河是人类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高度融合的流动空间。”首都师范大学原校长宫辉力从唐诗宋词的视角,分析隋唐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他说,隋唐大运河的开通,为唐宋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唐诗宋词的登场准备了舞台。
宫辉力说,从“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到“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关于隋唐大运河功过评价也随着历史发展而更加全面客观。此外,透过唐诗宋词的生动描述,隋唐大运河对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人们生活的影响力之大也显而易见。
专家还认为,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建设也贯穿着生态的理念。一方面,隋唐大运河贯穿五大水系,在生态调节、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也表明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过程注重植被建设,而后世文人墨客也常用隋堤柳等,来折射隋炀帝的千秋功罪。
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指出,隋唐大运河在促进区域物资流动与经济均衡发展、文化融合与文明交流的同时,凝结形成了“包容、开拓、刚健有为”的大运河精神,彰显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长盛不衰的独特气质。
3 抢抓机遇 活化运河历史文脉
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我市全力推进隋唐洛阳城和隋唐大运河洛阳段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科学编制相关规划,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论坛上,专家学者对我市活化大运河历史文脉的努力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傅崇兰建议,洛阳应该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充分利用古都历史和隋唐大运河宝贵遗产,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走出一条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特色之路。
张占仓说,隋唐大运河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建议洛阳要本着尊重历史、敬畏传统、延续文脉、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快建设隋唐大运河文化带,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梁留科建议,加大考古与研究工作力度,让洛阳隋唐大运河的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展示;积极构建隋唐大运河黄金旅游带,进一步加强与大运河沿线城市区域合作;举办“大运河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大运河文化的保护性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报记者 郭秩铭 白云飞 通讯员 严涛 焦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