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督查激励通报中,洛阳因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两次被点赞。昨日,《河南日报》在02版头条位置刊发《洛阳奏响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一文,报道我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积极实施“三大改造”和企业“提质倍增”,着力让“老树”发新芽,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做法和经验。本报今日全文转发,敬请关注。
中信重工防爆消防机器人、超高压水射流磁力爬壁机器人等11款高端机器人“大秀绝活”,成为2019第四届洛阳国际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展览会上的亮点;洛玻第三代超薄基板玻璃生产线顺利点火,“洛阳浮法”工艺跃上新台阶……
在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督查激励通报中,洛阳因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两次被点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洛阳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积极实施‘三大改造’和企业‘提质倍增’,着力让‘老树’发新芽,书写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5月22日,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说。
“三力联动”
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从银隆新能源汽车新产品下线,到与格力电器“两度牵手”,再到忠旺铝材中原总部基地建设……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成为洛阳工业转型升级“主旋律”。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洛阳统筹推动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和国有企业活力增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纷纷进驻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等“六大产业园”,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抢抓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洛阳推动老工业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贸易“朋友圈”已扩大到175个国家和地区,467种“洛阳制造”商品走向世界。今年一季度,洛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14.6亿元,同比增长23.1%。
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建设为龙头,洛阳推出创新“金十条”实施细则,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去年,全市新培育创新主体2228家、新建创新平台(载体)344个,分别是年度目标的2倍、1.2倍。
“一系列可喜的发展数据表明,洛阳从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找准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也就找准了高质量发展的‘得分点’。”洛阳市市长刘宛康说。
“三大改造”
按下动能转换“快进键”
走进位于洛龙区的洛阳古城机械有限公司,整洁的车间、绿色的工艺流程、智能的技术装备……刷新了记者对铸造厂“高耗能、高污染”的认知。
“通过绿色、技术改造,我们还实现了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电炉热量循环和除尘机节能降耗,日节电幅度在35%以上。”洛阳古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乐说,企业通过实现设计、生产、回收全流程绿色化提升,每年节省能源成本500万元以上。
围绕推进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三大改造”,洛阳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转型发展攻坚“1+5”工作方案,制订省定12个、市定16个重点产业转型行动计划,并绘制产业链图谱,完成了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同时,还出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多项扶持政策。
洛阳市工信局局长赵站伟介绍,2018年,洛阳市启动“三大改造”企业92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近半。通过实施“三大改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工业利润率达5.24%,同比提高0.7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提质倍增
练就企业转型“硬功夫”
作为洛阳市实施的15家提质倍增试点企业之一,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板块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中航光电计划财务部部长王亚歌说:“2017年,公司销售收入63亿元。通过多点开发、齐头并进,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百亿元,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提质倍增目标。”
2017年,洛阳市选取规模大、产品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带动范围广的15家重点企业作为试点,开展提质倍增行动。定期召开现场会推广典型企业先进经验,市财政根据企业倍增规模和目标完成情况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资金奖励,推动企业到2020年实现提质增效、倍增发展。
如今,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9家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超百亿元,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15家试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2.4%;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9%和17.2%,同比分别加快7.4个和7.1个百分点。
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洛阳市推进提质倍增的强力引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