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版:洛阳·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2020年2月3日 星期
昨日,曲剧泰斗、 “马派”创始人马骐在洛辞世
马老已乘黄鹤去 世间长念“活寇准”

马骐
《寇准背靴》剧照
马骐(左三)和马金凤(左四)等合影

昨日凌晨4时许,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和尊重的中国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剧代表性传承人、曲剧泰斗、“马派”创始人马骐先生在洛阳辞世。其代表剧目有《寇准背靴》《赵氏孤儿》《九龄救主》《血染玉璧书》等。

当日上午,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采访了马骐先生的弟子、戏迷及我市戏剧界相关人士。

噩耗突传,业界同悲

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洛阳曲剧院院长刘联合说,他当日一早得知马老辞世的消息,已经和马老的家人商量过,鉴于当下疫情防控的形势,马老的遗体先于近日火化。待疫情过去后,再择期举行追思会,届时众多戏剧爱好者及喜爱马老的戏迷朋友们,可以共同缅怀这位人民的艺术家。

昨日,本报已通过新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马老的一众弟子、广大戏迷及我市众多戏剧界人士得知噩耗,纷纷表达了对马老的哀思和缅怀。国家一级演员郑庆恩是马老的弟子之一,他说,得知老师逝世的消息,既震惊又悲痛,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老师多年对他栽培的往事。

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李学庭曾在2015年马老舞台生活八十周年之际,与胡顺建出版了《“活寇准”马骐》一书,该书详细记述了马老的一生和《寇准背靴》这部剧背后的故事,成为了解马老生平经历的一扇窗口。

曲剧界这“一绝”,得来不容易

祖籍河南省封丘县的马骐,1923年2月出生于河南许昌一个贫寒的家庭,他1941年被抓壮丁,1949年参加灵宝文化剧团,从此走进了戏曲的门槛。1952年年底,马骐到渑池县曲剧团,1973年8月,被调到洛阳地区曲剧团。

1956年,马骐唱了一段六七分钟的《寇准背靴》,在河南电台的戏曲时段播出后,几乎一夜之间响彻了中原城乡,成千上万的戏迷知道了一个叫马骐的唱家。也因为这段戏广受欢迎,渑池曲剧团接着排演了《寇准背靴》全剧,马骐兼任导演。

马骐的帽翅功、髯口功、靴子功并称“三绝”。 在《寇准背靴》中,他创造出“踢靴”表演,但这“踢靴”的由来,并不轻松。他在刚开始练时,靴子不是踢不掉,就是飞起来抓不住,好不容易练到靴子掉下接到肩上,砸到肩膀上又很疼。无数个日夜的练习后,1959年,在洛阳谷水剧院演出《寇准背靴》时,马骐第一次在舞台上改脱靴为背靴,当靴子在寇准行走中突然飞起,稳稳落在肩膀上,全场的观众都沸腾了!

从此,马骐的名字和《寇准背靴》连在了一起,这部剧也成了“马派”表演艺术的代表作。

1973年,洛阳地区成立洛阳地区曲剧团,马骐被调入该团并成为骨干。1982年,《寇准背靴》搬上银幕,成为洛阳地区第一部戏曲电影。1983年元旦,马骐进京演出《寇准背靴》,誉满京城,原文化部、中国剧协联合为《寇准背靴》进京演出举办研讨会,《人民日报》《戏曲电影报》等撰文盛赞,称赞马骐是“活寇准”。2006年5月,他在首届河南曲剧艺术节上被原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2008年,他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600多场《寇准背靴》,他演活了寇准

李学庭说,他与马骐交往已逾六十载。

“马骐老师曾统计过,整场的《寇准背靴》他演出了3600多场,其中《花园》一折演得更多,有8000余场。”李学庭说,这意味着按照一天演一场的频率,不间断要演10年。而马老一生演出了许多剧目,可列为代表作的戏有《寇准背靴》《赵氏孤儿》《血染玉璧书》《九龄救主》等。

李学庭认为,在近百年的曲剧发展史上,马老的须生表演是其中一座高峰。马老将曲剧表演实现了从程式到人物的升华,将寇准演绎得活灵活现、深入人心。

晚年的马骐,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生、带徒弟上。他曾说过一句话:“我这一筐东西,有用的你拿走,没用的我留下。”

众人追思,表达敬意和怀念

昨日晚上,刘联合说,惊闻马老辞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剧代表性传承人、曲剧表演艺术家、王派创始人王秀玲和曲胡演奏家宋喜元伉俪,曲剧表演艺术家、素有“南牛北马”之称的牛长鑫,豫剧表演艺术家贾廷聚,豫剧王派小生创始人王素君,省曲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常松等纷纷打来电话,表达了悲痛心情,祝愿老人一路走好,并向马老家属致以亲切问候。

网友“洛南”听马老的戏已经30多年了,5年前他曾去马老家里拜访。“他勉励我们作为年轻戏迷,要多多宣传曲剧,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曲剧。”“洛南”说。

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洛阳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王子厚曾为《“活寇准”马骐》写过“序”。为这篇“序”,他曾找到2002年西工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的《洛阳曲剧史话》一书,该书《马骐传》中称赞马骐:“唱腔浑厚壮实,音域宽广,表演朴实无华,善用唱、念、做表现人物形象,在河南曲剧中独树一帜。”

“如今,河南曲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为开创和发展曲剧事业殚精竭虑付出许多心血的老一代艺术家们,大都已经谢世,我们应当对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王子厚说。

本报记者 李砺瑾 (图片由洛阳曲剧院提供)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