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7月10日 星期
岁月回首
夏日书场
□翟智慧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当时的娱乐方式很少,没有电视,收音机也是难得一见的奢侈品。所以吃过晚饭,男人们抓把烟叶,揉成碎末,用书纸卷住,叼在嘴里,滋滋腻腻地吸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女人们洗刷完毕,则纳上半宿鞋底,然后喊上孩子们,一头扎在床上。

偶尔有个书场,人们就像过年一样兴奋。各家的烟囱早早就冒着炊烟,大家急急地扒上两口饭,也无暇顾及家务,把碗筷草草地往锅里一泡,就直奔书场。

最兴奋的要数孩子们了,天没黑,一听到鼓板响,猴急猴急地蹿出去,入厕所的裤子都来不及提。

书场设在村东头的一个打麦场上,台上边立着一根高高的木杆,杆上吊着一个临时电灯,摆上一个大方桌,放上一暖瓶开水,两把椅子,仅此而已。

大家早早地聚集在麦场上,急不可耐地吆喝着:“咋这么磨叽,成心吊人胃口啊!”孩子们则在前台灯光下、人群里,甚至桌子底下钻来钻去,追逐打闹,更有好奇者拿起说书的鼓板问东问西,装模作样地在那里模仿一通。

说书的在前台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待一切就绪,便鼓点加紧,木板打起,二胡拉开。这时孩子们便各自散开,各就各位,有的上了树,有的上了麦秸垛,再小些的孩子就依偎在大人的怀里,嘈杂的场面顿时静了下来。

说书多是河南坠子,表演者声情并茂,一鼓、一二胡、一双板,大多是两人组合,一站一坐,坐着的拉二胡,另一个站在一边,一手敲鼓,一手打板,边敲边打边唱。虽然叫说书,但还是以唱为主。说书的段子有长有短,有喜有悲,内容多是教化人们从善忠孝、歌颂美好爱情的,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记得常听的段子有《朱买臣休妻》《包公传》《杨家将》等,我最喜欢听的是《杨家将》,故事曲折、扣人心弦,加上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说唱,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有两个人经常来我们村说书:一个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后生,长相英俊、声韵好,加上表情生动,深得听众喜爱;另一个稍年长些,王姓,眼睛有白内障,看不清东西,所以习惯称他“瞎老王”。他们唱腔质朴粗犷,行腔从容不迫,鼓板苍劲,二胡清幽,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到高潮处,常常是满头大汗,不知不觉令听众完全沉浸其中——男人们手里夹着的卷烟忘记熄掉,直到烧疼了手指,女人们伸着脖子,不知不觉停下了为怀里孩子驱蚊的蒲扇,当一个“弯儿”音陡起,听者与说者的灵魂随着音调上扬下降、缠绕撕扯……

这温馨而幸福的场面滋润了我的童年。可是,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它在我的生命里戛然而止了。我经常想起当年的夏日书场,那豪放洒脱的河南坠子,那苍劲的鼓板,那朴实的二胡,还有一些因贪睡而错过的精彩故事……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