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7时30分,天尚未黑透,洛龙区丰李街道西军屯社区居民牛来彬拿上手电筒,背上便携水桶,简单收拾一番后直奔树林,只为寻找夏日限定美味——金蝉。
由于前几日刚下过雨,树林里地面潮湿、杂草丛生、蚊虫乱飞,加之天色渐暗,行走颇为不便。但牛来彬早就习惯了这种环境,他大步穿梭于树林中,用手电筒不停地照射左右两边树干,只需扫上一眼,便能敏锐地捕捉到金蝉的身影。
“一棵树上少说也能抓三四只,这片林地一晚上抓1000只不成问题。”牛来彬一边说,一边继续打着手电筒寻觅金蝉的踪影。
刚从土里钻出来的金蝉身上沾满泥土,牛来彬熟练地把金蝉装进灌有水的水桶里。“放到水里便于保存,还能防止幼虫脱壳羽化成长为成虫。”他说。
到晚上9时许,牛来彬已浑身是汗,水桶里面装满了金蝉。“虽说目前供不应求,但我们一天就抓一个多小时,不能全部抓干净,还得留些让它们自然繁育。”他嘿嘿一笑,笑声中饱含收获的喜悦。
回到屋里,牛来彬整理着一晚上的收获,打开了话匣子。牛来彬是西军屯社区居民,之前一直在外地工作。西军屯社区山多林多,耕地少,依靠发展传统农业种植和林业效益不佳。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经过前期调研和外出考察,社区将目光瞄准特色养殖,准备吸引乡贤回乡创业,这和牛来彬的想法不谋而合。2021年,经过市场考察和多次商议,牛来彬承包了村里80余亩闲置林地,建立玺睿金蝉养殖合作社,发展金蝉养殖产业。
对于养蝉这门产业,牛来彬心里早有盘算:一是投资小、管理难度低,平时不需要打药施肥;二是“钱”景好、不愁销,金蝉论只卖,一只售价1元,收入很可观。
这两年,靠着捕捉野生金蝉,养殖合作社已初见收益。牛来彬正计划建设金蝉孵化、培育车间,实现人工养殖,进一步提高金蝉产量。
相较于野生捕捉,人工养殖可通过收取卵枝、孵化蝉蚁、投放卵枝、收获捕捉、冷藏保鲜等过程,为金蝉发育的各个阶段保驾护航,从而实现更高的存活率和培优率,以保证金蝉的产量与品质。“换句话说,以后不仅能售卖金蝉,还能销售卵枝,进行种苗孵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收入更有保障了。”牛来彬解释道。
林下养金蝉,地面的空间如何利用呢?
为此,牛来彬一方面利用天然林地养殖鸡、鹅,平时还可售卖一些鸡蛋、鹅蛋增加收益;另一方面种植20余亩中药材射干,这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功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用好林地,照样生‘金’。我现在越干越有劲儿,就盼着赶紧建起孵化、培育车间,提升金蝉养殖规模和效益。”谈到未来,牛来彬信心满满。
洛报融媒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张俊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