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8月12日 星期
城市走笔
温馨牡丹桥
□灵魂鸟

但凡去洛阳,不到牡丹桥走走看看,总觉得少点什么。这是二十多年以来,我心中抹不去的一个潜意识。

牡丹桥,是洛阳牡丹文化一处地标,更是洛阳城市发展的一处见证。20世纪90年代,它像天路一样崛起于洛城、洛浦、洛河,让许多人在千年古都有了新的仰望和眺望的视角与视野。

其实我从牡丹桥上过的次数不多,我主要爱看桥下那一面,尤其是九都路到滨河北路之间那一段,建成伊始我就很熟悉,也有情缘。

那是在1996年。那年夏,我和同乡表哥进了洛玻公司五厂上班,我在宣传科,他在车间一线,都住在西下池我大舅家,上下班,骑着自行车,不走正道,偏拐到桥下过。到了周末,更是把牡丹桥当成了自家的大门楼,风来能避,雨来能挡,玩得不亦乐乎。

起初,去牡丹桥下,无非就是看下棋、看地摊戏、到河边看钓鱼。至于别的事物,我是没在意。

忽然有一天,表哥的车间主任——我大舅的连襟找到我,说表哥没上班,也没请假。奇怪,明明我俩一起吃的早餐,一路同行进了厂大门,怎么会不见了呢!那时也没电话,无法联系。找遍整个厂区还不见人影之时,我想到了牡丹桥。于是,便去找。

也是三伏天,市井像蒸笼,闷热闷热。当我心急火燎地骑车来到牡丹桥下时,已是上午9点,只见有群人,或挂胸牌,或举手牌,都是找活儿的临时零工。表哥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很显眼。他胸前提溜着一张纸箱片,上面写着“搬运”“装卸”四个大字,正在和一位“老板”交谈。

看到这一幕,我傻眼了:好好的工作不干,这是什么意思?我站在不远处想着、看着。大约十多分钟后,眼看表哥和那位“老板”要离开,我慌忙跑去拽住。表哥看见我,尴尬地抿了抿嘴,递给我一张辞职报告,要我代交。同时,他自卑地说:“表弟,对不起,我没文化,手脚又笨拙,操作机床不适合我。”

从此,表哥再没和我一起回到大舅家去住。而我,早出晚归依然走在牡丹桥下,天天看表哥满身灰尘,高举着牌子挤在人群里找活儿。

转眼一个月过去,已是秋风瑟瑟,我开了试用期后第一笔高工资,趁着周末,趁着傍晚,去牡丹桥下找表哥,请他吃饭,给他买被褥。不料,和他一比,我挣的只是他的二分之一。结果,我们下了馆子,是表哥买的单。

那一晚,我没有回舅家,和表哥睡在牡丹桥下用油布铺的地铺上,虽然很硬,但很解乏。那一夜,我不知道我打呼噜没有,但我半夜醒来,满地鼾声蛙鸣般此起彼伏,变奏着,交响着,只把月亮聒走、把日头聒醒。

表哥虽没技术,但很能吃苦,不奸不滑,扛水泥、装卸沙、淘污水道等,从不嫌脏,从不怕累,因此在牡丹桥周边棚户改造区成了出名的“苦力”,有干不完的活儿。汗水流得多,薪水自然也高。

我很羡慕表哥。于是,跟他说别太拼命,活儿干不过来,挤到休息日我帮他。表哥不傻,他听出了我的意思。于是,后来每到休息日,表哥都叫上我去干活儿。于是,我的工资也涨了起来。

1998年,我辞职随大舅到北京创业,喊表哥,他不去。他说,他的事业在牡丹桥下。

后来,我回到了家乡,在县城里做过工程、进过单位,去洛阳的次数虽不多,但只要去,必去看表哥。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两鬓渐白的表哥还在都市的最底层——牡丹桥下干着苦力,而他把他的家安在了洛阳“九都华庭”的高楼之上。

洛阳是座包容的城市。牡丹桥下,来自周边县市甚至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们,不仅没有因影响市容而被驱赶,反而让那里成了洛阳最大的劳务市场。近年来,市政等有关部门,还专门设立了“牡丹桥零工驿站”和“零工服务中心”。

表哥说过,牡丹桥是为农民工遮风挡雨的伟大建筑,是聚集在洛阳的农民工们的家一般的温馨港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