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唐朝对藏族政权的称谓,公元7世纪至9世纪存在于青藏高原,是由雅隆农业部落(在西藏山南地区)为首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奴隶制政权;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羊同等部,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建官制、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形成以赞普为中心的集权的奴隶主贵族统治;8世纪后半叶赞普墀松德赞时,最为强盛,辖有青藏高原诸部,远及西域、河陇地区。
契丹,古族名,古国名,北魏以来,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奚,古族名,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唐代简称奚,与契丹族同源,出于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分布在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营游牧生活,当时与契丹并称两蕃。
吐蕃与两蕃和唐王朝的关系时好时坏,很不稳定。好时,通婚互市,礼尚往来,友好相处;坏时,侵扰边境,攻城略地,兵戎相见。张守珪就是抗击他们侵扰边境的唐代名将。
张守珪,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西南)人。他“体形瑰壮,善骑射,性慷慨,存节义”,初以战功授平乐府别驾;后屡立战功,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升任瓜州刺史。当时,吐蕃军刚刚撤走,瓜州城(今甘肃安西)残破不堪,一片狼藉。他立刻把城中军民组织起来,抓紧时间修筑城池,积极备战。然而,城池尚未修好,吐蕃军卷土重来,瓜州处于危难之中,敌我力量悬殊,如果硬拼,瓜州可能再次陷没。他反复思考,忽然想到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经过周密策划,他大开城门,在城头摆上宴席,与将士饮酒作乐。吐蕃军疑其有诈,不敢贸然攻城,主动撤退。他纵兵追杀,大获全胜。后他又多次击退吐蕃军侵扰,并大举反攻,屡战屡胜,终于迫使吐蕃休战求和。他在瓜州还修复渠堰,以利灌溉,使居民过上安定的日子,百姓刻石以纪其事。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张守珪移镇幽州(今北京一带),任幽州长史兼御史中丞、营州都督、河北节度副大使、河北采访处置使。在幽州,他面对的敌人是契丹和奚人,他曾率军多次出击契丹,连连获胜。在契丹屡吃败仗之后,其首领屈剌、可突干打算诈降。他一眼就识破了这个阴谋,于是将计就计,派部将王悔到契丹大营打探虚实,见机行事。王悔到契丹大营后得知其并无降意,并探知副将李过折与可突干争权不和,矛盾重重,就多方笼络他,让他杀了屈剌、可突干等,率众归唐。随后,张守珪出师紫蒙川(在今辽宁),大举阅兵,并将屈剌、可突干的首级送回东都洛阳,悬于天津桥南示众。张守珪完成了平定北方边患的重任,功勋卓著。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张守珪奉玄宗之命,亲自到东都洛阳献捷。玄宗为他赋诗庆功,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赏赠杂绸一千匹及众多金银器物,与二子官,并在幽州立碑以纪功赏;后以所报战功不实等情,张守珪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被贬为括州(今浙江丽水一带)刺史。翌年,张守珪因背疮发作去世,年五十七岁。当年十月,张守珪归葬洛阳,其墓志后来在邙山出土。墓志上说他“在家为令子,在国为名臣”,“当三军之重镇,为万里之长城”。这样的评价还是客观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