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洛浦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8月22日 星期
岁月回响
乒乓的回声
□王耀敏

巴黎奥运会虽已落下帷幕,可中国乒坛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彩场面,一直闪现在眼前,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那“乒乒乓乓”的声音不时回响在我的耳畔……

20世纪70年代初,我上小学四年级。学校从祠堂搬到新建的校园里,活动场所一下子宽敞了起来。村里的巧匠不仅在操场上竖起了木制的篮球架,还在两排教室之间的空地上,用砖头像模像样地垒起了一个乒乓球台。水泥台面平滑如镜,装上绿白色搭配的球网,一到课余时间,球台四周热闹非凡。

一天晚上,村里在操场上放电影,加映的新闻简报报道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消息。我国运动员庄则栋面对强手,连续十几板扣杀的矫健身姿,令乡亲们欢呼阵阵。这动人的场景,更加激发了童年的我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学校只有两副球拍。下课钟声一响,我们便不顾一切地跑向老师办公室争抢。可球台只有一个,同学们自定规则,轮流上场,“乒乒乓乓”的声音回荡在校园上空。

在日复一日的快乐比拼中,球网坏了。我们就找来砖头摆在球台中间,当作球网。若把球扣在“砖网”上,基本是应声而裂。由于没有备用球,常常是球坏人散,一场热闹的比赛戛然而止,令人沮丧。

一天,听老师讲,有一种叫“红双喜”的乒乓球,是“双料”的,比我们平时用的“单料”球要耐打得多,其名字还是周恩来总理起的。1959年,我国乒坛名将容国团登上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领奖台,成为新中国体育运动史上首位世界冠军。周总理将此事和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并称为当年的两件大喜事,于是,上海研制的乒乓球就有了“红双喜”的名字。

我和同学合森、朝钦是好伙伴,我们商量着要买一个“红双喜”乒乓球。一打听,两毛一分钱一个,是“单料”球价格的三倍。我们三人太渴望有一个这样的球了,就各自从春节压岁钱中拿出七分钱,凑到一起,跑到几里外的公社供销社悄悄买了一个。我们商定,球由合森保管。

第二天,我们早早占据球台,打了起来。“红双喜”像一只小小的白色精灵,在球台两端欢快地来回跳跃着,发出的响声醇厚悦耳,引起了同学们的察觉。他们抓住球一看,红色商标赫然醒目,原来是大名鼎鼎的“红双喜”,于是纷纷投以羡慕的眼神。那些天,我们特别神气!

可神气没几天,早上上课前,合森神色沉重地把我和朝钦叫到一旁,赧红着脸告诉我们,他放学回到家里新盖的厦房里,由于个头小,开门锁时两脚蹬着门框,一不小心把裤兜里的“红双喜”挤了个大坑。他掏出球,一脸羞愧地让我们看。我心里虽如重锤撞击,但还是强装镇静,和朝钦一起安慰他。

在当时,拯救被挤出凹坑的乒乓球,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笔杆沿坑边慢慢挤赶,使之恢复原状。二是用沸水烫,球内气压增加,使之鼓起来。我们三人躲在安静处,轮番用笔杆挤压,但没能成功。放学后,我们到合森家,打开火炉,将铁皮壶盛满水,把球放进去。三人围着炉子,听到水壶开始低唱,我们满怀希望地几次拿起壶盖朝里看,但只见乒乓球在壶里悠闲地飘浮着,没有一丝变化。

水终于开了。合森手快,把乒乓球捏了出来。球上的坑终于不见了,可放在手上仔细端详,它怎么像一个扁平的生鸡蛋黄?我们大失所望。后来,我们才明白,在水沸时把球放进去就可以成功。

这个挫折,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上中学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砖垒的球台了,也不再因一个乒乓球而日思夜想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乒乓球如今已经成了“国球”,不仅在赛场上延续着光荣与梦想,也在全民健身中被广泛地喜爱。如今再听到身边不时响起的“乒乒乓乓”之声,感觉是那样的清脆而豪迈。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