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由洛阳日报社等十四家媒体共同策划发起的“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推出第五场直播,邀请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史家珍,以考古人的视角解读“衣冠南渡”的历史意义。
回望历史,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等战乱不休,自然灾害频发,给河洛地区乃至中原大地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客家先民难以生存,被迫离开家园南渡,从汉魏洛阳城出发,踏上漫漫征程。
因天灾或人祸而离开原居地的客家人,为何从未被定义为难民?史家珍介绍,与现代社会广义上认知的难民不同,客家人是一个大家族扶老携幼,有组织地进行迁居,从“衣冠南渡”一词中的“衣冠”二字便可窥见一二。
“衣冠表面上指的是衣服帽子等遮体之物,但实际上在古代,只有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戴冠,这群人通俗来讲就是当时有头有脸的人。”史家珍说,魏晋时期朝廷官员及文人雅士多以峨冠博带为装束,以凸显自己的学识与地位,因此“衣冠”一词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中原政权和中原文明的代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构起系统而完备的家族宗法制度,人们通常聚族而居,也以姓氏为模块共同生活,尤其是世家大族,其迁徙也是以家族为单位开展的。史家珍认为,这些曾经掌握优秀文化、代表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衣冠”们进行南迁,也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文化、人才、物质基础。不仅如此,随着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开凿,中原与江南地区的沟通更加便利,也让富饶的江南反哺了中原。
史家珍还认为,关公的民间信俗在南方发展之盛,也是客家之源在河洛的印证。洛阳关林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处,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关羽的古代经典建筑群,关公文化起源于洛阳。
“客家先民扶老携幼南迁,一个组团中,有‘衣冠’作为领导者,也有青壮年作为保卫者。南迁路上战乱不断,为了保卫宗亲,忠、义、仁、勇的关公成了榜样,其文化也成为教导青壮年及族群众人的核心。”史家珍说,正因如此,关公文化才从河洛地区传播出去,并在南方“遍地开花”。
千百年辗转迁徙,客家人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重建家园。史家珍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数个洛阳镇、几十个洛阳村,还有许多个以“洛阳”命名的江河、建筑,遍布全国的“洛阳”正是客家先民南迁时思念家乡的见证,也正是洛阳为客家祖根地的有力证明。在外为客、返洛为家,世界很大,欢迎客家人常回家看看。
“客家之源 万里寻踪”十四城联动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洛阳站的直播已完全结束。24日,直播将走进桂林市阳朔县,跟随客家先民脚步,继续探寻客家文化。
洛报融媒记者 李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