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李雅君 通讯员 王亮 丁成成)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活动,20余位来自各行业的人大代表、部分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企业家代表,围绕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向市城市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国家机关负责人进行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已连续4年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监督。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着眼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聚焦突出矛盾问题,确定营商环境重点监督对象。自6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3个营商环境执法检查评议组对重点监督对象开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执行情况执法检查,并通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评议、设立营商环境代表流动工作站等监督形式增强执法检查效果,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
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目前第一批包括开办运输企业、企业破产信息核查、新生儿出生、残疾人服务等13个“一件事”已全部上线,共计压减办事环节47个,合并申请材料60份,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
——围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不断出台政策措施,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此前,我市被评为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做法被全省通报表扬。
——围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争取资金2.87亿元,提供岗位11万个,1434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创业培训9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0家,在孵企业1300余家,带动就业1.6万人。
3个小时的活动,代表们提出20多个具体问题,提问切中要害,反映了企业和群众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各委局负责人一一解答,并明确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的问题可能不断出现。”市人大财经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监督,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洛阳成为近悦远来、投资兴业的沃土,为现代化洛阳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