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版:人文河洛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

张氏节孝坊
□于春斌
张氏节孝坊

在偃师区缑氏镇南家村,至今保存着一座堪称清代石刻艺术精品的张氏节孝坊。这座位于村中南街的石牌坊,是清朝乾隆年间为表彰一位应考秀才的妻子张氏而立的,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它被列入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在介绍张氏节孝坊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牌坊。牌坊,又叫牌楼,系旧时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建筑,多建在宅院、街道起讫点,园林、寺庙、陵墓和桥梁等出入口。牌坊由原始“乌头门”演变而来(也有源于汉阙一说),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并从实用性建筑衍化为一种纪念性建筑,被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等。按其建筑材质来分,有木牌坊、石牌坊、琉璃牌坊等。按其修造意图来分,主要有功德、贞节、科举和标志4种牌坊。

张氏节孝坊,就是一座彰宣贞节贤孝的石牌坊。张氏节孝坊全称为“旌表已故儒童张泳妻张氏节孝坊”。据当地的说法,张氏出生于偃师的一户书香门第,小时候就同张泳订下了婚约。张泳自幼身体不好,不料婚礼当天不幸病逝。张氏决心为夫守节,终生不再嫁人。后来,在族人的主持下,张泳的弟弟张江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她,取名张道凝。张氏勤俭持家,抚育继子,将其培养成国子监生员。张道凝感念母恩,上书给母亲建牌坊,乾隆皇帝遂下圣旨,建坊旌表。张家人一直在南家村耕读传家,不断发展壮大,到了清朝嘉庆年间,成为当地的一大富户。

现存的张氏节孝坊,坐西面东,四柱三楼式,通体用青石雕造而成,高5.8米,进深2.16 米,通阔6.78米,保存完好,高大壮观。牌坊一中门、二侧门,由坊架、立柱、匾额和坊座等部件构成(坊顶毁于1958年),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图案以人物、花卉、动物及寓言故事为主要内容,造型各异,生动逼真,四方柱分别立于仰覆莲花束腰基石上,坊柱上镌刻有乾隆年间多位朝廷官员对张氏的褒扬赞美之语。

风雨几百年,岁月度沧桑。如今,张氏节孝坊依然屹立在村中,讲述着一位清代民女为夫守贞、育子成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