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12月9日 星期
我市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赓续历史文脉 绽放时代光彩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拜祖活动在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举行
“春和景明”202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展示活动上的狮舞表演
洛邑古城汉服打卡热
国家级非遗项目河洛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怀生在展演活动上表演
许多“非遗店铺”进驻东、西大街,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牡丹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定鼎门天街

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河图洛书传说、唐三彩烧制技艺、民间信俗(关公信俗)……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孕育出五色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日至11日,“河洛飞花”2024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在我市举办。自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洛阳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总体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人为本、薪火相传,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辉映在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之中。

1 璀璨非遗 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实施文化赋能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

自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市紧扣建设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进,高质量编制《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印发《关于推进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河洛文化调查记录研究等七大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洛阳文脉源远流长,非遗项目丰富多彩,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00余项,诸多非遗项目成为传播河洛文化的“金质名片”。

非遗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精准的保护和传承。洛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采取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样化保护措施,逐步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格局。

2017年3月,《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专项经费申报、传承人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对优秀的、传承困难的、濒危的非遗项目给予补贴,迈出了保护非遗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洛阳市关林保护条例》相继出台,通过加强地方立法有效促进文化遗产保护,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来,洛阳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综述片”“口述片”“传承片”等影像、文字文本的收集,编纂《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调查成果汇编》等,助力非遗保护传承。

同时,洛阳还建立了四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制订传承人培训计划,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洛阳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5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7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千余名,越来越多的传承人为推动非遗传承创新而不断努力。

传承而不守旧,创新才有未来。作为一名“90后”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通过网络直播剪纸,吸引不少网友在线观看。在创作的同时,他还常常受邀到各地参加展览、讲课,传承弘扬非遗文化。

如今在洛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苦学技艺,成为非遗传承人,用双手和智慧,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光彩。

2 跨界融合 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傍晚时分,漫步洛邑古城,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不少游客来这里赴一场“汉服之约”。在拍照打卡之余,游客们还在这里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支‘汝阳刘’毛笔要经过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等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在景区“汝阳刘”毛笔店内,非遗传承人正在介绍毛笔制作过程,娴熟的手法与精湛的技艺引来不少游客围观。

雕叶为画的左丘叶雕、笛箫漆艺坊的传统民俗乐器体验、六千剧院的河洛戏曲吟唱……如今,洛邑古城已进驻200余个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非遗活态展示,让游客在认识非遗的同时,走近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为直观地感受河洛文化的魅力。

跨界融合,非遗焕新。洛阳深入挖掘以非遗为主的河洛文化资源,在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非遗“破圈”,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为非遗插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金翅膀”。

学习唐三彩制作技艺,体验唐三彩制作过程……近日,在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研学旅行团的学生们正在沉浸式感受唐三彩的魅力。

漫步南石山村,街道旁、农家小院的屋脊上和门楼上,到处都有精美的唐三彩摆件,仿佛进入了一座露天的唐三彩陈列馆。近年来,该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为核心,依托唐三彩非遗传习所、唐三彩陶艺博物馆等打造三彩研学基地,开发特色研学项目。不仅如此,南石山村的众多三彩工艺美术师,将非遗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开发出“唐宫夜宴”“动漫大白”“卡通十二生肖”等特色文创产品,不仅让非遗“活”了起来,也让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将非遗与文创产品研发结合起来,打造“洛阳礼物”“洛阳三彩”“平乐牡丹画”等特色文创品牌,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将非遗与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了爱和小镇、青铜小镇等一批非遗特色小镇;将非遗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以非遗体验为重要内容,策划推出了“文明之源,根在河洛”等精品旅游线路……

洛阳将非遗与大众审美、科技创新、时尚设计等融合创新发展,衍生出了大批“非遗+”新业态,让古老非遗在“活”起来的同时,也为非遗传承增添了无限可能。

3 守正创新 让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揉泥、捏制、塑形、雕刻……不一会儿,原本粗糙的泥坯上出现一张生动的笑脸。近日,在位于涧西区兴隆花园社区的李氏彩塑传习所,省级非遗项目李氏彩塑传承人李明甫正在免费教授社区居民彩塑技艺,让彩塑技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近年来,洛阳不断加大非遗展示馆、非遗传习所等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力度,并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开设非遗公益课堂,着力营造“非遗人人参与,发展与民共享”的文化氛围。

竹编、槲包、剪纸……栾川县重渡沟景区,不少民宿推出的特色非遗体验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入住体验。

近年来,重渡沟景区通过“民宿+非遗”发展路径,打造以剪纸、豆腐、槲包、竹编、中药、绳结等为特色的民宿,将传统非遗资源与民宿产业有效对接,丰富了民宿文化内涵,增强了游客文化体验。

非遗项目不仅走进了民宿,还走进了校园。近年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戏曲表演等非遗相关专业,在所有人文社科类专业开设剪纸、书法、茶艺、洛绣等方向的选修课程,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

同时,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还建设了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致力于豫剧马派和豫西调戏曲唱腔艺术的传承及人才培养。

伊滨区木质烙画非遗传承人高滨滨以社区邻里中心为基地建立瓷木坊,带领社区居民设计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并推向市场;洛龙区因地制宜将剪纸、戏曲等融入文化合作社志愿队伍,推动非遗项目创新传承……洛阳积极推动非遗进社区,以非遗传习所、邻里中心、文化馆等为主阵地,让广大居民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让非遗之美融入百姓生活。

文脉传承千古,弦歌不辍当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洛阳将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持续夯实非遗保护根基,巩固提升转化利用水平,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融入人民生活,让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焕发时代活力。

洛报融媒记者 戚帅华

本版图片由李卫超 张怡熙 王煜文 张光辉 赵博 摄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