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版:洛阳·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
我市推动非遗在保护传承中跨界融合、融入生活
“河洛飞花”精彩绽放 多彩非遗焕发活力

实地观摩
洛阳曲剧
活动现场
民俗表演
文创产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
唐三彩产品

9日至昨日,“河洛飞花”2024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2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负责同志、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同志走进洛阳,深入了解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探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洛阳密码”。

01

多彩非遗

融入生活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生动的剪纸作品……在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内的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上,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会长王飞的剪纸作品吸引了不少与会嘉宾的目光。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王飞创建洛阳市剪纸艺术研究会,积极推进“剪纸艺术进社区”,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让非遗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谚”传承人王建领说,通过此次展示展演活动,他不仅领略到了洛阳丰富多彩的非遗,也对“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形式有了新认识。

在龙门古街,醒目的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标识伫立在街道旁,向游客解答“什么是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有哪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问题。

实地观摩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标识、标牌在龙门古街的应用后,不少嘉宾表示,利用基础好、人流量大的街区景区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进非遗,值得学习借鉴。

02

跨界融合

非遗焕新

洛阳三彩、牡丹瓷、“洛阳礼物”……在此次展示展演活动中,丰富的洛阳非遗文创产品让与会嘉宾赞叹不已。

在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贵州省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纪文被一个个可爱的三彩小马和三彩仕女吸引。“大部分人对唐三彩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马和骆驼上,洛阳将唐三彩与文创相结合,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喜好,为我们发展‘非遗+’提供了新思路。”他说。

近年来,我市将非遗与文创相结合,开发出“唐宫夜宴”“卡通十二生肖”等特色三彩文创产品,不仅让非遗得到传承发展,也带动洛阳三彩产业兴旺、从业人员增收。

“洛阳的文化生态保护氛围非常好,特别是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充满巧思。它们既展示出河洛文化特色,又兼具现代感和实用性。”宁波市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丁建东在每个非遗文创产品展台前驻足观看,并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在他看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重在守正创新,此次洛阳之行,让他从一个个非遗文创产品中看到了本地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03

古老非遗

青春绽放

在此次活动期间举办的“河洛飞花”河洛非遗新青年保护传承展上,多名洛阳青年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传承而不守旧,创新才有未来。如今在洛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苦学技艺,成为非遗传承人,用双手和智慧,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要实现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离不开青年;非遗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也离不开青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发展中心主任赵向军表示,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关注非遗、传承非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实现古老非遗与青春力量的“双向奔赴”,洛阳非遗保护和传承将结出累累硕果,以新姿态、新方式更好地“活”在当下、“火”在当下。

洛报融媒记者 李晓楠 戚帅华/文 李卫超/图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