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至昨日,第15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年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规划管理、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都城规划历史与理论”主题,分享交流学界业界最新成果。
此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承办,是国内城市规划领域重要学术会议之一。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从古至今在城市规划上有着独特的演变进程。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古都起源与发展”“长时段历史中的都城演进”“中原古都规划遗产的保护传承”“区域视野下名城集群的未来”等议题,现场分享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洛阳、西安等古都为研究范例,深入分析洛阳的城市规划理念,共同探寻中华都城规划的历史智慧与当代价值,探讨都城发展变迁中的多维特征与演化规律,思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古都保护传承与转型挑战,为未来古都城市规划管理、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刘涛
从多宫制向单一宫制转变的汉魏洛阳城
“汉魏洛阳城是形制变化最为频繁复杂的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考古队队长刘涛以考古领域专家身份跨界分享,结合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现,分析其规划理念和布局思想。
刘涛认为,作为中国重要的都城之一,汉魏洛阳城的规划理念和布局思想,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其中,“建中立极”“天人合一”思想,在其宫城布局和功能分区中有明显继承体现。
“汉魏洛阳城在延续之前的都城布局基础上,结合宫城主要轴线、坊市分区等进行调整,形成了从多宫制向单一宫制的转变。这是汉魏洛阳城形制变化的一个重点,对后世都城的规划布局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涛表示,近20年对汉魏洛阳城遗址的系统考古工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汉魏洛阳城宫城内部空间结构和功能划分的认识,也对深入理解历史上的都城规划思想提供了有力的考古依据。
孙新飞
古代都城规划的数理图式解读
“隋唐长安与洛阳是我国古代都城制度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蕴含的都城观念图谱亟须厘清与构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助理研究员孙新飞从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的规划手法、文化意涵等方面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古代都城的营造策略。
孙新飞聚焦空间规划的图式观念,对隋唐长安、洛阳形制布局进行数理图式分析,发现内含以宫设都的尺度规划图式、60°方位设计的空间布局图式。“这与‘九五至尊’象征君位、都城‘择中’与‘敬天’等文化意涵有关。”孙新飞说。
孙新飞认为,隋唐两都尺度规划均以宫城为尊,以相同比例设置子城与外郭城尺度。其中,长安尺度比例与“九五之数”十分契合,洛阳尺度比例更加齐整也更因地制宜。另外,隋唐两都宏微观空间布局均遵循60°方位设计,体现了王城规划绵延不断的图式基因。
“隋唐两都规划图式是糅合南北朝都城制度与隋代现实政治后的‘托古创制’,深刻影响了后世都城的规划实践。”孙新飞说。
鞠德东
规划先行、活化利用,走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洛阳路径
“洛阳历史文化悠久,大遗址数量众多且分布密集,如何利用规划手段,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做好新时期大遗址的活化利用,是当下洛阳城市规划领域的重点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鞠德东说。
鞠德东深入分析了洛阳自古以来的名城特点,以及大古都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此前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历程,总结成功经验。他结合新时期国家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最新要求,提出正本清源明价值、守文持正控底线、与时俱进塑格局、规矩方圆强管控的理念和技术路线,为洛阳名城规划和大遗址保护提出意见建议。
“洛阳要针对自身的大遗址分布特点,完善多层次整体保护机制,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以用促保、活化利用。”鞠德东建议,从大历史观方面和中华文明传承的高度系统认知洛阳历史地位,构筑文化安全空间体系,构建支撑国土空间高质量保护开发的总体格局。
董卫
隋唐洛阳城是不可多得的中华古都典范
“都城是国家中枢所在,都城规划是国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表示,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阳城的都城规划体现了多处创新,是不可多得的中华古都典范。
公元605年,宇文恺奉命营建隋唐洛阳城。在建设过程中,宇文恺充分汲取隋大兴城规划建设的经验,没有选择比较平坦的用地,而是在靠近东周王城的斜坡地上营造东都,形成北依邙山、南望龙门、洛水贯都的整体格局。
董卫认为,隋唐洛阳城的都城规划主要有3点创新。首先是充分考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为都城运行营造了可靠的经济环境;其次,隋唐洛阳城秉持“天地之中”的理念,凿河修路、完善都城周边水路交通网,发展次级城市,形成了都城城市群体系;最后,选择坡地布局皇城宫城的隋唐洛阳城近洛水而无洪涝之虞、依邙山而望龙门伊阙,进一步提升了中轴线的都城价值和意义,是因地制宜开展中轴线布局的优秀案例。
洛报融媒记者 李雅君 赵晨熹 通讯员 刘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