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跟着鸠摩罗王骑大象,坐大船,来到了羯朱嗢祇罗。该国周二千余里,土地肥沃,稼穑丰盛,国家崇尚才干之能,又尊重有学问和技能的人,可谓国风雅顺,百姓丰足。其都城故址在今印度的比哈尔邦东部之拉其马哈附近。
戒日王将玄奘接到宫里,说:“弟子看了法师的《破恶见论》,说得太好啦!弟子和其他法师都佩服不已。但恐其他国家信奉小乘和外道的人仍然固守愚见,迷踪难返,所以想请法师到国都曲女城做一无遮法会,让东西南北中五天竺的佛教徒、婆罗门和外道僧人都来此一聚,由法师来宣扬大乘微妙精深的佛理,绝其诽谤之心,灭其傲慢之意。”
这是一个大胆的安排:让大唐和尚玄奘在五天竺法会上当主角!戒日王之所以敢如此决定,恰是建立在充分信任玄奘实力的基础之上,同时亦可借机使东西方文化学者的思想进行一次碰撞与交流。
无遮法会是戒日王发明的,是佛教法会的一种形式。戒日王自从统一了印度的北方,认为统治不只是统治领土,而是统治百姓,统治百姓又贵在争取民心。争取民心就不能只靠武力征伐,还要靠德义感化,多办惠民利民、合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才行。而古印度又是宗教信仰非常普遍的地区,即使现今的印度也几乎是人人都有宗教信仰,其信仰最多的就是从婆罗门教演化而来的印度教。所以,戒日王认为德义感化的最好途径就应是从百姓普遍崇尚的宗教开始。无遮法会,就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尝试,其目的就是弘扬宗教教义,通过辩论阐明教理。所谓无遮,就是不分宗教派系、僧徒俗众,不分富人穷人、高低贵贱,无区别、无遮挡、无妨碍,是一个广结善缘、一律平等的大斋会。而无论何种宗教,除邪教外,它的教义都是注重个人修养,使人向善,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以良善为精神宗旨来引领风俗文化,不失为戒日王赢得民心的一个关键举措。
曲女城法会的主持人当然是戒日王,这也是他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一个最好的时机和舞台。而“台柱子”“主角”是玄奘,即以玄奘为论主。玄奘主论,其他人主辩,玄奘为一方,所有参加无遮大会的国王僧徒为一方。
有人会问,这次曲女城法会来了多少人呢?一共来了18位国王,以及大乘小乘僧人3000多人、婆罗门和外道教徒2000多人、那烂陀寺僧人1000多人,还有其他俗众数以万计。特别是这6000多僧人绝非等闲之辈,他们从小受到正宗古印度宗教的熏陶,又加上天资聪颖,刻苦研修,一个个都是饱读经书、极富辩才的厉害人物。还有“高手在民间”,即云云俗众里往往隐藏有比台面上更厉害的绝世高人。
法会尚未开始,压力已蕴其中。戒日王如此安排,或将玄奘置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