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注重全域推进与分批推进相结合,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盼望着,农历蛇年春节就要到了。锦屏山上,宜阳县樊村镇沙坡村的人气旺了起来,乡亲们从天南海北陆续返乡过年。
马路通进村里,房舍修葺一新,广场游园宽敞亮丽,乡里中心功能一应俱全……新村、新貌、新光景,让大伙看在眼里、美在心头。“任谁回来,都说村里变化大。”乡亲们的热情和称赞,让沙坡村党支部书记王合森倍有成就感。
沙坡村曾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乡亲们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渴”。挑过水、买过水、集过雨水,家家户户至今还留有水窖。前些年,当一口500多米深的井成功打出水时,鞭炮声响彻山村。
沙坡村真正的嬗变,始于供排水一体化全域推进。这两年,全村改旱厕、治污水,拆违建、建花园,乡村环境大变样。在此基础上,老村部被改造成了乡里中心,养老、托幼、健身、娱乐等功能集中布局,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沙坡村旧貌换新颜,点燃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樊村镇,八官线串联起来的几个山村,发展一年一个台阶,环境和面貌与以前大不一样。
与此同时,在嵩县环陆浑湖片区,乡村发展已然迈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沿环湖旅游公路行进,碧波荡漾的湖水与山川、乡村交相辉映,一个个传统村落被装饰以青春亮丽的色彩。移步换景间,透着烟火气和文艺范儿的场景连点成线,勾勒出陆浑湖更年轻、更新潮的独特气质。
去年以来,嵩县坚持连片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同步推进乡村供排水一体化、农村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标准谋划提升文旅业态,致力推动“山城”向“湖城”转变。
满载一船惬意,平铺十里湖光。当下,从环湖骑行到湖畔旅居,从非遗体验到时尚消费,环陆浑湖片区已经成为中原最具特色的湖城景观旅游目的地,环湖的乡亲们在湖光山色里就业创业,描绘着多彩的幸福梦想。
改善人居环境,既关乎乡村面貌的“面子”,又关乎生活品质的“里子”。各地村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乡村建设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都要“跳起来摘桃子”。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我市坚持全域推进与分批推进相结合,既一体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农村公路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又完善竞争机制,分级分类开展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建设,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逐步实现现代化。
乡村建设不搞一刀切,也不搞齐步走,必须立足当前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拿城郊型乡村来说,曾经许多城郊村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却是一副“脏乱差”的模样。如今,以新文旅发展为契机,各地坚持“城市标准、乡村形态”,集中连片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实现了现代都市与美丽乡村的“双向奔赴”。
来到洛龙区悠然南山生态度假区,随着公共基础设施延伸覆盖,民宿经济、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半山四季温泉民宿、龙门香居民宿、南山花卉会客厅、野孩子乐园等城郊型业态蓬勃发展,片区面貌提档升级。
又到年关,回家过年是人们最朴素、最温暖的情感。越来越好的河洛乡村老家,等你回来。
洛报融媒首席记者 白云飞 实习生 刘欣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