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通讯员 刘飞)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截至昨日,我市21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八成已实现复工复产,预计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实现应复尽复。
一天不耽误、一刻不懈怠。春节假期前,我市各部门提前谋划部署,深入企业走访服务,主动协调畅通供需对接,全力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积极配套出台激励举措,引导企业春节假期连续生产、增产扩产。河南炼化、万基控股等257家企业实现了春节假期连续生产,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42家。
●聚焦“开门红”政策传达,我市通过入企走访、媒体宣传等多形式、多渠道,对满负荷生产奖励、午间低谷工业电价等政策进行宣讲。针对有技改需求的企业,我市工信部门还在节日期间积极对接,详细介绍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相关政策,助力企业降低技改成本。
●聚焦要素保障,我市紧盯用能、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提前建立电网负荷、机组运行、电煤储备日监测机制,确保各电厂存煤可用天数不少于20天,组织保供企业提前向上游气源方支付预付款,并按照日均气量需求的1.5倍进行用气储备。今年春节假期,我市实行供电应急抢修和企业生产用气24小时备班制,通过提前部署各类相关物资,持续为企业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聚焦稳产复产企业精准服务,我市由市县两级工信部门牵头,开展入企走访慰问活动,针对连续生产企业建立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包联体系,确保企业问题第一时间掌握、政策服务第一时间送达,全力保障连续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行。
当前全市复工复产工作有序推进,河洛大地上的工厂车间纷纷开启“忙碌模式”,以开工“加速度”跑出“开门红”。根据规划,我市后续将继续结合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精准做好运行监测,持续完善企业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在2025年推动17条优势产业链营收突破5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