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城市阳台一期建成投用,邻里中心、体育公园等“4+1”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我市持续推动“两建设、三改造”,城市功能品质提档升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推动城市提质,能更好地聚合优质资源、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城市提质工作,代表委员们畅谈感想体会,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表示,将坚持“重在提质”理念,强化运营思维,下大力气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久久为功推动城市功能品质不断迈上新台阶。
“提升现代化城市功能品质,吸引更多青年留在洛阳,就必须把发展城市经济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创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就业岗位。”市政协委员、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院副院长陈少乐表示,楼宇经济被称为城市“立起来的开发区”,建议以发展楼宇经济为抓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楼宇改造方案,统筹全市各类政策区和功能区产业布局;按照“一楼一产、多楼一产”原则,引导楼宇业主招大引强、集聚发展;将政府的产业诉求、运营商的经营诉求、企业的发展诉求有机结合,强化招商服务,让市场主体成为城市合伙人,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民生大事’。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推进1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装电梯150部。”市人大代表、洛阳市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付会斌建议,老旧小区改造要积极倾听群众心声,更加重视“道路提升、违建拆除、增设停车位”等群众可感可知的内容。作为市人大代表,他将履行代表职责,强化调研走访,及时提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意见建议,努力让群众的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优化提升正大广场、大河荟等时尚消费场景,打造一批青年友好型街区。”市政协委员、洛阳老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说,要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人才的契合度,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的文化设施和社交空间,建设绿色智慧生态城市,进一步营造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与吸引力,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一座座邻里中心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换新颜,让我们切实看到了城市提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市人大代表、偃师区首阳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真说,首阳新区作为融入洛阳中心城区的先行地,将对标中心城区,坚持“重在提质”,以“微改造”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城市经济,进一步密切与中心城区交通连接、产业联系、文旅对接,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
洛报融媒记者 赵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