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守得住’‘活起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做强做优洛阳新文旅产业。”市政协委员、洛阳墨云轩书画院院长贾真说。
贾真介绍,这些年,我市唐三彩等非遗产品销量激增,有力带动了城乡就业。但纵览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还存在传承队伍中青年人才供给不足、数字化传播与产业化滞后等问题。
围绕强化非遗传承创新,贾真从政策保障、转化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设立非遗保护基金,用于传承人补贴和濒危项目抢救,同时制定相关考核办法,提升非遗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开发元宇宙非遗馆,推出非遗数字藏品交易平台,串联洛邑古城等非遗集聚区,打造非遗经济走廊;推动非遗保护立法,明确商业开发中非遗知识产权的收益分配比例,建立非遗传承人终身荣誉制度,对从业满30年的传承人给予一定津贴。
洛报融媒记者 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