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在瀍河区洛城中街的“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由市人社局指导、瀍河区人社局联合洛阳日报社开展的“工伤预防护民生”主题宣传活动,把工伤预防宣传阵地前移至就业服务前沿,为求职者和企业送上别样的新春“平安礼”。
这场以“防患于未然”为核心的创新实践,不仅打破了工伤预防宣传的传统模式,更在劳动关系治理中探索出“源头预防+精准服务”的双向路径。
从“事后补偿”到“前端干预” 上好企业生产“安全锁”
在招聘会入口处,工伤预防知识展板前人头攒动,“工伤认定流程”“高危行业防护指南”“安全生产指南”“工伤保险待遇申领流程图”等内容清晰明了。
活动现场,政策咨询台“变身”工伤预防“诊所”,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剖析、解答疑问等方式,向求职者传授应急避险、安全防护等实用技能。“原来90%的机械伤害事故都能通过规范流程避免,这些知识比补偿金更‘保命’。”有着20年工龄的机械维修师王师傅在详细了解后感慨道。
“过去,企业总把工伤保险当作‘善后工具’。其实,预防才是真正的‘安全锁’。”一家制造企业工作人员张女士说。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发职业病病例上万例,其中企业主动预防投入不足被认为是重要诱因。现场许多求职者表示,安全意识已成为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瀍河区人社局工伤科负责人说,将宣传窗口设在招聘环节,既能让求职者带着安全意识上岗,也可以倒逼企业将工伤预防纳入用工管理全流程。
政企社多方联动 构建安全生产“生态圈”
此次活动打破传统单向的宣传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媒体传播—企业响应—劳动者参与”的四维联动机制,全方位构建安全生产“生态圈”。
洛阳日报社通过纸媒宣传、短视频科普等形式扩大传播半径;多家企业现场签订工伤预防承诺书,承诺将年度安全培训时长大幅延长;人社部门同步开通工伤预防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评估方案。劳动者则通过“安全隐患随手拍”参与共治等。
“这种将工伤预防深度融入就业服务、企业管理的模式,正推动劳动者权益保障从被动救济向主动治理转型,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新范式。”瀍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创新工伤预防宣传形式,推动“活动式宣传”向“嵌入式治理”转变,建立工伤预防长效机制,为劳动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洛报融媒记者 谢娜娜 通讯员 王明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