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悦读
  
本版新闻列表

 
数字报刊平台
  洛阳网首页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简体 繁体
2025年2月17日 星期
书人书事
千岩万壑不辞劳
——从谢冕新作《碎步留痕》《花事》《为今天干杯》谈起
    鐗堟潈澹版槑锛氭礇闃虫棩鎶ユ姤涓氶泦鍥㈢増鏉冩墍鏈夛紝鏈粡涔﹂潰鎺堟潈锛岀姝㈠鍒躲€佽浆杞芥垨寤虹珛闀滃儚绛夈€�
    鑱旂郴鐢佃瘽锛�0379-65233520
谢冕近照
谢冕新作书影(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我始终对生活抱有热忱的信仰,热爱生活,不知老之将至。不热爱生活,不知道从书里汲取生活的养料,整天厌恶世界,这样很不好。有的人未老先衰,不是身体衰,而是精神崩溃了,整天想不开心的事。今天我很开心,我就觉得过得很值得。我给学生写道“为今天干杯”,意思是今天我们举起酒杯,就很开心。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测,只有当下好把握。我有一位朋友在法国演出戏剧,剧名叫《永别忧伤》,这个名字很好。“永别忧伤,为今天干杯”,就是我们的格言,以后聚会可以用。

——谢冕

 

新年伊始,93岁的谢冕先生一口气出版《碎步留痕》《花事》《为今天干杯》,不禁令人感叹其旺盛的创造力和对文学恒久的痴情。

谢冕先生出生于1932年,今年整整93岁了。他写诗、评诗、教诗、选诗、研究诗,一辈子没离开过中国新诗,为中国当代诗歌作出了卓越贡献。谢冕先生有三重身份,但他的价值,又不仅在于这三重身份。他的存在与思考,他自由奔放、恬淡怡然、包容开阔、无拘无束、温柔清澈的灵魂,是我们能够拥有的真正财富。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在我们这一代人及几代人心目中,谢冕先生不只是一个前辈学者,还是一个精神上的向导,他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寄寓,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时代标高,一个为中国文学扛起闸门的英雄。因为20世纪80年代之初的那场关于“朦胧诗”的论争,谢冕先生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也成为将自己“嵌入历史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谢冕先生对当代诗歌历史的书写,就不仅仅是用笔书写他者,而是将自身投射其中。

众所周知,谢冕先生一生与诗歌结缘,堪称中国当代新诗发展的观察者、推动者、见证者。20世纪80年代初,谢冕在《光明日报》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为年轻的诗歌群体发声:“有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的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这篇文章在那个时代拔地而起,一鸣惊人,与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对朦胧诗运动产生极大作用,为中国新诗在当代语境下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

诗评家、诗史家、诗歌理论家、诗选家,是谢冕先生广为人知的身份,这自然是名副其实的。直到今天,已过鲐背之年的谢冕仍然为中国新诗鼓与呼。谢冕在耄耋之年完成了《中国新诗史略》。他坚信:“我们不会老去,老去的是时间,因为我们是时间的主人!”这是多么通透而富有诗意的胸怀。在一次采访中,他再次提出:“我们新诗的一百年,不是破坏,而是建设,而且是必然性的。传统一直传下来,一直没有中断,没有断裂。新诗和古体诗旧体诗必须和解,所以我提出来,这个和解叫‘百年和解’。和解意味着什么?新诗要从古诗中取得营养。我们现在的语言太贫乏,旧体诗的语言非常丰富,就必须和解,以后融为一体,然后用新的表达方式,这是我这些年做的工作,新诗百年与中国千年诗歌传统连成一片。”诗人林莽对此颇为感慨,断裂只是表象的,诗歌最根本的艺术的内在含义是不会断裂的。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新诗写作者,都从旧体诗中吸收过营养。作为汉语诗人,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诗歌的人,或许很难找到汉语语言的语感。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评价谢冕先生,不能不提他对中国新诗的卓越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因此遮蔽对谢冕先生散文家身份的认知。

不唯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谢冕的散文创作十分丰硕。《红楼钟声燕园柳》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工作和生活几十年的北大,那湖、塔、园、月等物象,在其笔下都浸润情感,凸显出北大迷人而纯粹的美。《博雅文章采薇辞》流露出谢冕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用智性哲思,透视文化、历史、生活,抒发一位智者的思考与感悟。《觅食记》写饮食,与一般的食单、食谱类作品不同,谢冕笔下的饮食背后是文化,更饱含对真趣的发现与对生活的热爱。这里列举的,只是谢冕散文创作的冰山一角,他笔下的世界洋洋大观,举凡山川河流、故乡往事、一花一木、生活小事、校园回忆,往往流露出天真烂漫的气息;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有内在的丰富性;用词虽然平朴,但细细品读便觉功力深厚。

谢冕最新出版的三部散文集《碎步留痕》《花事》《为今天干杯》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谢冕先生说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我一辈子只做文学,文学只做了诗歌。”这是他自谦的话。但是毫无疑问,在他90余年阔大的生命航程中,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批评引导,都倾注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丰硕成果。谢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拓者、推动者、见证者。

谢冕先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私事,他的存在与当代文学史休戚相关。他曾写作《地火依然运行——中国新诗潮论》,其中写道:“多难兴邦或者哀兵必胜,只能说明了忧患意识的慷慨赐予。”有学者慨叹,其中有着舍身求法的自觉。

对过往的反思、对当下的谨慎、对未来的珍视,折射出谢冕先生的生命态度和人生追求,也是他能够永葆创作热情的秘方。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舫

 

谢冕三部散文集

《碎步留痕》

属于游记散文,作者以诗人敏锐的笔触描摹了祖国的壮阔山河和足迹所至的大小城市,深具时空纵深感,构筑起人与自然的精神观照:沿徐霞客勘定的长江源金沙江顺流而下,寻古探幽;三登岱岳,赴槐花之约;大风雨中勇攀黄山莲花峰;在江南流连美景,在温州感受月色……在如诗如画的语言中,谢冕的散文如潺潺流水般引读者踏上大地上的旅程。

《花事》

是谢冕与弟子高秀芹合著的一部以“花”为主题的散文集。谢冕的“花事”收入9篇,写的是玉兰、郁金香、洛神花、槐花、三角梅、水仙、蜡梅、紫藤花等。谢冕写花,不单纯从自然物象的属性打量花的万紫千红,而是通过花写人,尤其是文人。《花事》下篇收录了高秀芹写木本花、草本花、菜蔬花的三章,有作者的童年回忆,也有校园生活的多彩时光。谢冕的散文与高秀芹的散文在一本集子中形成了潜在的对话关系,后者的作品中有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也有对文学经典的援引解读,与谢冕作品中的诗思与人事形成了对照。

《为今天干杯》

共收入谢冕近作50余篇。这部散文集以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有温度、有厚度、有高度的精神世界,体现了这位“90后”一生追求的真善美。《为今天干杯》集中体现了谢冕的人生观和人生哲学:一种历经过往困厄后的豁达坚韧,一种与知音唱酬相和的真挚情义,一种珍惜当下热爱生活的快意人生。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1. ·建业王城桥头的地是不是卖了?
  2. ·机车工厂启明东路汽车乱停乱放..
  3. ·豆腐店分房工作与交钥匙工作
  4. ·清考教育不交学费
  5. ·亚威小区南侧润发建材街东鹏瓷..
  6. ·增加周五下午放学时段住宿学校..
  7. ·瀍河区皓悦蓝湾回迁业主的回迁..
  8. ·偃师市兴瑞实业有限公司欠薪
  9. ·关于常绿林溪宸院尚未交付正式..
  10. ·畔山兰溪三期32号楼东边电梯..
  11.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不允许使用美..
  12. ·投诉老城区童趣小镇
  13. ·辛店奥吉特拖欠五险一金
  14. ·龙门石窟东山两处导引指示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