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李东慧 李雅君)昨日,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洛阳市新型住宅风貌规划设计导则》《洛阳市“北国花城”规划设计导则》《西工区东西下池片区城市设计方案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洛阳城市阳台西南商业地块概念性规划方案》等。市委书记、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主任江凌主持会议。
江凌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建成现代化洛阳的关键期,也是洛阳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乘势而上、转型跨越的重要窗口期。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要把准大局大势,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准确把握“十五五”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深化对事关洛阳未来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更加注重体现人性化、智能化、便利性,更加注重彰显城市灵动感、丰富性、多样性,以高质量规划引领洛阳城市能级不断提升。要适度做大城市规模,强化组团发展理念,加强中心城区和环都市区各县协同互联,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洛阳都市区。要持续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快进快出”能力,加强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组团与组团间的交通联系,全方位提升城市交通效率。要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把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更加注重特色风貌和调性塑造,建好高品质公共聚合空间,抓好特色街区建设,不断增强洛阳的文旅聚合性、青年感召力。要扎实建好成熟社区,提升规划设计技术标准,推动更多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洛阳市新型住宅风貌规划设计导则》聚焦社区边界、街道空间等空间场所及立面、颜色等住宅构成元素,进一步规范引导住宅建筑风貌,提升城市宜居形象。会议强调,第四代住宅是现代城市的潮流、未来社区的标配,也是改善型住宅发展的主体。要创新规划设计理念,把准“较低容积率、较高得房率、较好舒适度、较强灵动性”等第四代住宅特点,探索错位露台、立体绿化、灵动设计等呈现方式,切实提升住宅功能品质,更好满足市民多元化高品质生活需求。
《洛阳市“北国花城”规划设计导则》提出,要聚焦远山近水、城市交通、旅游景区、城市公园、文化街区、花园单位等重点空间和场景,推动“北国花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会议强调,要立足洛阳地域特色,抓好城市周边山体林下改造,优化滨水空间绿化配置,优选适宜本土环境气候的植物品种,形成色彩更鲜艳、观感更强烈的观赏效果。要用好社会力量,出台专项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带动更多市民爱花、护花、种花、养花,让“花城”形象深入人心。
会议强调,当前,场景引流成为拉动消费主要手段,特色街区成为主要消费场景,文商旅融合发展成为商业发展新趋势。要敏锐把握“商业综合体正加快向文商旅特色街区转型”“线上消费情绪、线下消费场景”等新变化,利用城市阳台引流效应,依托滨水空间优势,在城市阳台西南地块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多首层”概念退台式特色街区,着力营造多元美学生活空间。要积极探索创新多样化的城中村更新模式,在东西下池片区因地制宜采取微改造、局部拆改等方式,植入新业态、导入新功能,塑造文商旅联动的特色街区。要坚持运营前置,深化业态研究,统筹抓好交通组织优化,让城市阳台片区成为可持续运营的潮流时尚打卡地。
会议还审议了自贸区洛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涧西区部分街坊苏式建筑保护活化利用、洛龙区核心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等方案。
潘开名、李新红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