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总统会晤
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在华盛顿白宫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后,举行联合记者会。 (新华社发)
泽连斯基:乌美矿产协议仅为“框架”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26日说,当前版本的乌美矿产协议不包含乌方关切的“安全保障”具体内容,将仅提供一个“框架”。乌方希望经过与美方磋商,达成一份包含“未来安全保障”条款的新版协议。
泽连斯基定于28日访问美国。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说法,美乌双方届时将签署矿产协议,确保美国“收回很多钱”。
乌方同意签署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美方提供“安全保障”。对此,特朗普表态说:“我不会提供太多安全保障。我们要让欧洲来做,因为欧洲是他们的邻居。”
美国《纽约时报》26日援引乌方官员消息报道,美方一度以“安全保障”远超矿产权利谈判范畴为由,力图从早期版本草案中删除这方面表述。不过,“安全保障”仍含糊写入当前版本,表述为美国“支持乌克兰努力获得为实现持久和平所需的安全保障”,美方没有作具体承诺。
泽连斯基2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行的记者会上承认,当前版本协议不包含“安全保障方面具体举措”,称这需要与美国、欧洲共同决定。
泽连斯基说,当前协议仅提供一个框架,乌方希望经过与美方磋商达成一份包含“未来安全保障”内容的新版协议。另外,作为矿产协议的内容之一,乌克兰将无需对美方已提供的援助承担偿债责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所获文件内容报道,依据当前版本协议,美乌将共同设立“重建投资基金”,乌方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国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该基金将由美国和乌克兰代表管理,具体的管理与运营条款将在协议签署后进一步谈判明确,写入后续协议。
特朗普先前声称,自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上一届美国政府向乌方提供了总计3500亿美元支持。特朗普没有提供相关证据。据密切跟踪俄乌局势的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美方对乌援助总额为124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行业分析师估计,乌克兰矿产资源合计潜在价值达数以万亿计美元。在美国视为“关键”的50种矿产资源中,乌克兰有22种,其中一部分位于现阶段俄罗斯控制的地区。
欧洲联盟2021年与乌克兰就开发乌矿产资源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托马斯·雷尼耶25日表示,欧盟将执行与乌克兰达成的协议。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7日到访白宫,与特朗普重点讨论乌克兰问题。斯塔默临行前说:“我们需要的是持久和平,而不是停火,故而需要安全保障。”在他看来,欧洲将承担自身责任,但同样需要美方某种程度的“托底”支撑,否则不能对俄方构成遏制。
斯塔默结束访美后,定于3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主办一场欧洲多国领导人出席的会议,就美方推动的结束乌克兰危机相关情况协调立场。欧洲多国领导人本月早些时候在法国首都巴黎紧急会商,就是否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分歧严重。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6日重申,俄方坚决反对欧洲国家向乌克兰派遣所谓“维和部队”。
(新华社专特稿)
▶▶ 新闻链接
法国也想要乌克兰矿产
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27日说,法国正与乌克兰方面讨论获取乌境内矿产资源事宜,以满足法国国防工业制造武器所需。
勒科尔尼告诉法国新闻广播电台:“我们正在就法国的需求讨论(乌矿产)问题。”按照他的说法,不同于美国政府,法国并不是在为向乌方提供的军事援助寻求回报。“我们不指望得到补偿,但我们的国防工业将需要一定量的对本国武器系统至关重要的原材料。不是明年(需要),而是未来三四十年(都需要)。”勒科尔尼说。不过,他没有说明具体想从乌克兰获取哪些矿产,只强调法国获取此类原材料的渠道必须“多元化”。
他透露,法乌去年10月开始就矿产议题会谈,由两国国防部长领衔。
按照勒科尔尼的说法,是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去年秋天自己提出了“在乌方的胜利方案中包含矿产议题”的想法,由此“不仅与美国,也和法国”启动相关讨论。
勒科尔尼上述言论发表在泽连斯基预定赴美前一天。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说,泽连斯基此行将与美方签订矿产协议。按照泽连斯基26日的说法,目前达成的乌美矿产协议仅是“框架”,因为当前版本协议内容未包含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具体举措,称那需要与美国、欧洲共同商定。他希望后续与美方磋商达成包含安全保障承诺条款的新版协议。
据美国媒体报道,按照当前版本协议,美乌将共同设立“重建投资基金”,乌方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方将最大程度地拥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并将部分收入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
特朗普强调美国已向乌方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等支持,乌美签订矿产协议将确保美国“收回很多钱”。
欧洲联盟于2021年与乌克兰就开发乌矿产资源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欧盟方面25日确认,将执行相关协议。
(新华社微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