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洛报融媒记者 陈曦 通讯员 高晨禹)记者昨日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获悉,日前在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该企业完成重4366吨、长117.8米的抽余液塔精准吊装作业,刷新吊装塔器长度行业纪录,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强劲“洛阳力量”。
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总投资837亿元,是中国和沙特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并推动的中沙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将通过打造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助力东北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在其建设中,一建公司承担了项目86台设备吊装任务,其中千吨级以上塔器设备达14台。此次完成吊装的抽余液塔,不仅是整个项目中最大的单体设备,也是同类型塔器中直径最大、长度最长的设备,其最大外径达14.76米、长度达117.8米,“穿衣戴帽”后吊装重量为4366吨。
2月26日上午,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一建公司自主研发的MYQ型5000吨门式起重机与4000吨履带式起重机协同作业,两台“钢铁巨臂”采用液压提升技术,像搭积木般精准配合,将横卧的巨型塔器稳稳吊起并调整至垂直状态。随后,5000吨门式起重机对设备位置进行毫米级微调,确保塔器底部螺栓孔与基础地脚螺栓严丝合缝。经过1小时36分精密操作,抽余液塔最终精准落座。
“此次吊装成功,不仅刷新行业纪录,成功展现我们在重型石化塔器制造、运输、吊装领域的综合实力,还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一份力量。”一建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卫建良表示。
重型和大型设备的运输与吊装一直是石油化工工程实施阶段的关键挑战,为保障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一建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推出涵盖制造、运输、吊装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模式。
在吊装前期,该企业积极应用全流程精准把控和科学管理,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对吊装方案和5000吨门式起重机安拆方案进行审查,并通过应用3D建模和动态模拟技术,预先对吊装过程进行数字化推演,精准空间控制,规避空间干涉风险。
在吊装施工组织上,一建公司还创新优化施工流程,突破传统工序限制,首次采用在抽余液塔进入预定位置后再进行塔架吊装和水平横梁安装作业的施工安排,这一举措为项目建设缩短工期28天,大幅提升了项目整体建设效率。在吊装过程中,该企业采用了最新的无线控制设备及高精度的操控系统,使吊装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实现安全、效率最优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