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绿的山峦、金黄的麦田、清澈的溪流……乡村孩子们画笔下的和美乡村,在流光溢彩的三彩釉画上显得格外生动。
“今年全国两会,我将带着由乡村孩子们画作烧制成的三彩釉画参会。”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在接受洛报融媒记者采访时说,他将继续围绕“乡村美育”普及提出建议,推动美育优质均衡发展。
长期以来,郭爱和的艺术实践都与文化传承和美育息息相关。自2015年以来,郭爱和带领团队在洛宁县罗岭乡建设三彩陶艺村、推动举办“中国当日艺术展”,在山区孩子心中播下美育的种子。
“美育不仅仅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价值观塑造和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郭爱和认为,当前,我国美育发展仍存在城乡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尤其在乡村地区,美育课程“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郭爱和建议,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推动“乡村美育”普及,唤醒全社会对美育的重视,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共识。例如,鼓励艺术家到农村中小学校设立工作室,组织城区中小学美育名师定期到乡村学校授课;在乡村校园安装大型电子屏,课余播放各类美育经典影视作品;推出“美育云课堂”,邀请优秀艺术教师讲授美育课程,组织城乡学校“美育结对”,通过线上线下共享优质美育资源。
“希望通过全民参与、城乡协同、社会联动,让美育之光照亮每个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从而进一步推动美育普及,深化全民美育意识。”郭爱和说。
洛报融媒记者 赵晨熹 文/图